课间,郑书铉同学一脸自豪地将一份《启明每日新闻》塞进我手里。看着这份由他自发创办的班级日报,作为他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我心中感慨万千。
听他妈妈说,为了办好这份报纸,这个曾经光想着玩的孩子,主动提出用解五道数学题来换取十分钟电脑查阅资料的时间。他晚上甘愿晚睡十分钟,清晨也乐意早起十分钟,把所有碎片时间都倾注于此。我看得出,这已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一个少年正以“好奇”为舟,在时间的河流里学会了坚持与规划。那些被精心利用起来的片刻光阴,最终凝结成了报纸上扎实的内容。
他爸爸笑称他像“战争年代的地下党”——办报不图名、不图利,只为让同学们都能了解天下大事。这份纯粹的心意,恰恰成就了少年“主编”世界的一身浩然之气。
当语文学习从课堂延伸到对“天下事”的真切关注,当课本里的“风声雨声读书声”真正化作他键盘敲击出的新闻报,这份“躬身入局”的热忱,便成了一扇照见世界的窗,也成了一座连接自我与时代的桥。
郑书铉的《启明每日新闻》,就像一株悄悄生长的小苗。我们不必急着期待它长成参天大树,只需默默守护这份破土而出的勇气,欣赏每一片新叶的舒展。愿这样的成长如涓涓细流,静静滋养少年的心灵,让语文的种子在生活的土壤里,最终开出属于自己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