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结束了,看着孩子们试卷上那鲜红的大错号,我心里比孩子们还难过。强调了无数次的知识点,他们居然还是一无所知。分析原因如下:
听课效率低。
端详着一个个分数,眼前浮现出了一张张小脸,那呆萌、无辜的样子让人痛惜。老师说过的话他从来不放在心上,说到底是孩子们听课效率不高,往往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你讲你的,我玩我的,你讲得天花乱坠,我自管天马行空。针对这种情况,我经常讲着讲着突然中断,进行提问,由一开始的一大片站起来发呆,到现在的几个,提高课堂效率是首要任务。
执行力太差。
放学前,我把作业写到黑板上,反复强调,如果不按时出教室们,你的作业将会被翻倍,我真的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听从,不要出现被罚现象。放学了,我声嘶力竭地喊到:“三分钟必须出教室们站队!”五分钟过去了,孩子们依然是又说又笑地在座位上收拾、聊天。我不得不再次走进教室高喊:“我数20个数,如果你依然不能到楼下,你的作业将翻倍。”尽管如此,等20个数后,还有八个同学慢悠悠地走下了楼梯,孩子们就是这样的拖拉,看着他们八个一开始无所谓的脸,我明白,今天的放过,今天的纵容必将导致明天依然如此。于是我不得不真的进行惩罚,当真正的惩罚放置他们身上时,有些孩子又开始耍泼、找理由,沮丧着脸,泪水涟涟,尽管如此,为了将来,我只能狠下心来,一惩到底。今天的惩罚是为了明天的不罚。
回到家细想,惩罚只是暂时的一个手段,终归是不好的,我应该从以下几点努力:首先必须得从自身做起,提高课堂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课堂,把他们信马由缰的灵魂召唤回来。其次就是制定高效的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严格要求,原则性的问题决不能姑息,让学生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第三,发挥榜样的力量,在班级、小组里树立榜样,让孩子们时时刻刻向榜样看齐。第四,确立目标,孩子们之所以懒散,是因为没有目标,没有前行的动力,随心所欲,求知欲不强,所以指引他们定下目标,立下志向,为了那个美好的未来而努力。第五,实行互帮互助的政策,结对学习,绑定学习,就是师傅带着徒弟一起学。
付出才会有回报,不管是老师还是孩子,一切汗水终将不会白流。提升班级凝聚力,勤奋的孩子样子总是那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