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武汉玩已经有一些时间了,由于受疫情影响一直没有成行。
这次终于下定决心,提前一周买了高铁票,准备出行。可票一买好,两人同时感冒了,还好五天左右痊愈了。这时女儿又打来电话,说是发高烧了,又匆忙赶过去陪了一天,去了医院,说是普通感冒,没有大碍。
十二月十一日八点半长兴高铁站出发,十二点半到达武汉汉口高铁站。
入住酒店后,在周边简单吃了个面条,就开始第一天的行程了。第一站——晴川阁。晴川阁得名于唐朝诗人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句。
晴川阁边上就是武汉长江大桥,参观后才知道晴川阁也是大禹治水纪念地——禹稷行宫。
第二站——武汉长江大桥。由于正好是日落时间,大桥两侧多是人,有很多摄影爱好者,更多的是像我们一样的游客。在桥头仰望了黄鹤楼,在桥中间远眺了长江两岸,心旷神怡。
第二天,由于行程安排较多,八点不到就从酒店出发了。第一站,去了心心念念的湖北省博物馆。终于看到了国宝——曾侯乙编钟。
看了出土编钟时的照片,可以想象当时工作人员的心喜若狂的状态。精美的编钟揭示了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极高成就,也体现了古代礼乐文明。第二件国宝——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吴越地区高超的铸剑技术,令世人折服,也见证了当时楚越关系。
梁庄王珍藏馆,感受到了那时藩王生活的奢靡,也展示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中西文化交流。
也终于在博物馆弄清什么是矛、戈、戟了。
第二站,湖北美术馆。由于缺少欣赏艺术的细胞,也只能是走马观花,在艺术中逛了一圈。
第三站,东湖。慕名而来,感觉东湖好大,但没有什么特色,可能是季节不对吧?简单拍了几张照片,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第四站,昙华林。没有仔细看网上的攻略,只是随便逛逛,人还是很多的,以年青人为主,商业氛围很浓。
回酒店路上,正好遇到一家湖北菜馆——三昧砂锅,点了当地菜,莲藕排骨汤、清蒸武昌鱼、清炒小青菜等,味道不错,一扫而光。
回酒店后,临时起意,出来一趟不容易,决定明天上午武汉玩半天,下午去荆州。
第三天,由于计划变化了,一早就出发了。第一站,辛亥革命博物院。
首义广场、彭刘杨路等多是辛亥革命的纪念,让武汉成为中国迎来民主共和第一道曙光的城市,也成为了英雄的城市。
第二站,古德寺。真的只是网红打卡地,人山人海,只有在人缝中拍几张照,就赶赴下一个目的地荆州。
还算顺利,下午两点到达荆州高铁站。
马上开始了今天的第三站,荆州博物馆。网上先简单看了一下介绍,馆内宝贝很多,不愧是中国地级市“十佳博物馆”之首。大量的玉器珍品,展现了楚国文化的魅力与历史。五大夫遂墓保存完好的男尸和精美的随葬品,既是五大夫遂日常生活的真实再现,也是“文景之治”时期物阜民丰的生动写照。
第四天,由于下午还要赶高铁,又是早起的一天。第-站,荆州古城墙东门。由于是2023年春晚分会场,成为了荆州的必游地。雄伟的宾阳楼、瓮城中的红灯笼、马车、战鼓等还能找到春晚的印迹。
第二站,张居正故居。看了介绍才知道是2008年修建的。人文大于景观,喜欢历史的值得一游。
想不到明代就有“小人书”了,还是给皇帝看的。
荆州作为三国时期重要的地区,个人感觉“三国”文化的氛围不是很浓,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四天三夜,行程近二千公里,领略了楚文化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高铁出行,使“千里江陵一日还”更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