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孩子究竟能从我们身上学到什么呢?又或者说我们究竟教会了孩子什么?
前一段时间,正好在知乎看到一则提问#你从父母身上学到了什么?#
其中,有一位答主是这样回答的:
“学到了不要结婚、不要生孩子;
学到了控制欲,学到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学到了绝对不要成为父母那样的人。”
一连串的留言看下来,大家似乎对父母的言行举止有许多不满要表达,并且还都隐藏在细碎的生活里。
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过: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父母个人的言行,对于未成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
要知道,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关系着孩子性格的养成和身心的发展,但有时候父母稍不注意就会给孩子带来巨大伤害。
今天,给大家盘点了,家庭教育中父母最容易给孩子带来伤害的“三把刀”,希望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一把刀——抱怨:吞没孩子的幸福感
昨日,和一个当老师的朋友聊天,这不快期末考了,在班会课上她想着和同学谈谈心、给他们解解压,于是就让大家自由讨论,说点轻松、愉快的话题。
结果,有个孩子突然站起来说:
“我觉得活着好没劲,学习累、生活累,一天天的重复,根本看不到希望,就算高考完了又能怎么样?毕了业还不是给别人打工、为别人卖命。
我没有什么理想,也没有什么抱负,我总觉得人这一辈子就是苦……”
听到这些话,班级里的同学一下子噤了声,热闹的氛围也不再了。
于是,考虑到这位同学的消极表现,在第二天,朋友就立刻电话联络了孩子的妈妈,告知了孩子的情况,希望能引起重视。
但,在十几分钟的聊天过程里,她的母亲一直都在“抱怨”:
抱怨老公常年在外、什么都帮不到她;抱怨婆婆重男轻女、几个月都不来看孩子;抱怨老板难缠、工作怎么都不满意。
从小职员到家庭主妇,多细碎的事情都被拿出来大做文章。
这时,朋友立刻反应过来,原来孩子说的那些话正好就是她妈妈的口头禅。
抱怨,是我们在家庭生活中最常犯的错误。
一个不留神抱怨的话我们就会脱口而出,可往往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在抱怨里长大里孩子,幸福感也就会慢慢消失。
第二把刀——争吵:砍掉孩子的安全感
父母之间相互争论、谩骂、甚至大打出手,这不仅是社会新闻的报道,更是不少家庭的常态,而这除了会给孩子造成伤害外,什么都解决不了。
美国佛蒙特大学就曾经对此做过一项研究:
他们将99名9岁至11岁的儿童,按照看到父母争吵的频率分为两组,然后给出许多张照片,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给照片里的人进行情绪分类。
结果表明,经常围观父母争吵的孩子,能够非常准确的区分“高兴”和“生气”,但却无法找到二者的中间点。
对于这种结果,研究人员则表示:可能是因为父母的争吵,使得他们对情绪过于警惕。
一般来说,父母之间的吵架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情感破裂的攻击式吵架。因为没有感情、揪着对方的痛点不妨,精准踩雷,不惜说出最恶毒的语句,只要能伤害到对方;
二是情感尚好的争论式吵架。因为自尊心不允许,为了一些生活琐事,一定要和对方争出高低,并且结果不是自己正确就绝不罢手。
这种一时的发泄给父母带来了痛快,让他们的情绪得以宣泄。
但,孩子的心思却总是单纯的,他们无法区别父母争吵的缘由。
并且,无论是哪一种争吵都会让他们形成难以愈合的伤口,让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都处于极度的不安状态里。
第三把刀——拆台:放大孩子的无助感
在家庭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习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还美名其曰“刚柔并济、冷暖互补”。
但这种教育方式,短期看不出来问题,时间一久就会暴露弊端。
在综艺节目《少年说》中,六年级的小男孩黄子健就大声控诉了父母:
“我和爸妈生活在一起,已经有4320多天了,但是,有些话我还是没和他们说。”
在黄子健的心里,虽然爸爸妈妈都很爱他,会给他买很多想要的东西,但两人却会为了自己的学习问题产生不同的意见。
有一次放学后,子健想玩游戏,爸爸认为可以,但妈妈觉得还是应该先学习。
为此两人发生了非常激烈的争吵,最后甚至还提到了离婚。
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子健非常自责:
“如果我学习很好、习惯很好,爸爸妈妈应该就不会吵架了吧。”
一番话下来,在场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红了眼眶。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手表定律,说的是:
当一个人只戴一只手表时,他可以准确的知道现在是几点,而当他戴着两块或更多的手表时,不仅很难知晓时间,同时也失去了准确把握时间的信心。
教育孩子,从来只需要一种确定的声音。
作为孩子的父母,如果不能给出统一的答复,那就是在放大孩子的无助。
《原生家庭:如何修正性格缺陷》里曾写道:
“不健康的原生家庭,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有了问题,并不可怕,解决问题才是重中之重。
写在最后
同学们,如果成绩让你微笑,愿你再接再厉奋发图强;如果成绩让你悲伤,愿你可以重整旗鼓重铸辉煌。
人生路上,每一步都是新起点,但远非终点,无论结果如何,你们的人生历程才刚刚起步,你们的精彩才刚刚开始。加油吧,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