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是我们正在努力建设的地方,作为每一位老师,在这样的时代来临的时候我们要有这样一种愿望,至少要有这样一种眼界,认识到未来学校可能是什么样的,要有这种想象力,同时我们也要从我们的起点来出发。
技术带来学习的革命性变化,这个大家已经认可了。移动技术、云技术、大数据技术、Web2.0技术的整合开辟了移动网络环境下泛在学习的新环境;从交互技术到物联网技术、地理定位技术和增强技术的整合,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情景的构建;开辟了互动、体验和探究学习的新方向。
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学生学习进展与技能水平评价创建了全新的评价模式。
教育正处在巨大变革的时代,变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从适应工业化时代的大规模划一的教育转向按个人需求的教育。
构建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新常态
未来的学校将是面对面学习和在线学习的同时并存、互为补充的混合教学模式;基本知识的传授将逐步被支持个性化学习的网上学习替代等等。
当今教师面对的主要挑战一:
重新定义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对称的时代,教师从舞台上的智者变成边上的向导,从知识的卡车变成心智发展的营养师,技术可能给出色的老师更大的平台,也可能让平庸的老师倍感困扰。
当今教师面对的主要挑战二:重新确立真正重要的学习内容。
当今教师面对的主要挑战三:
重新跨越“动机鸿沟”
只有那些有自我激励的决心,能够持续利用一切数字化工具去创造合作和学习的人,将会走在时代的最前列。
当今教师必须回答的三个问题:
1.我该教哪些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适应未来?
2.我该如何教才能更有效率?
3.怎么知道我的学生达到了教育目标,怎么知道我的策略正确而有效?
学校3.0时代,需要厘清的几个元认知问题:
1.我们为什么还要到学校去?
是为了交流、印证,发现自己。
2.学习到底如何发生?
是在与人、与物、与环境的交互中建构概念、经历过程、交流、情感、增强体质、建立信念、发现自己。
3.技术可以帮助教育做什么?
可以加快建构、丰富资源、加强刺激、增进反馈。
4.技术不能帮助教育做什么?
不能代替情感、代替体验、代替交流。
“互联网+”时代的核心素养:
围绕核心品格和关键能力,国家课程改革提出来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体系。要立足本国,面向未来,不管您在哪里从教,都要守住教育的底线:
1、保持对知识的渴望。
2、利用互联网资源自学能力。
3、善于用技术去体验和创造。
4、道德认同和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