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有幸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感触颇深。和其它教育类著作相比,这本书少了些厚重啰嗦的教育学理论,却多了很多生动活泼的教育实践案例,以及作者的切身感悟。再加上文学化语言的加持,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教育专著,不如说是一封苏霍姆林斯基写给中小学生老师及父母的一封信。全文皆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文笔亲切自然,可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同身受,体会到作者的所思所感,并深深折服于书中所蕴藏的教育理念和构想。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者必须具备深入儿童内心世界的能力。作为教师,需要尊重孩子,了解孩子,并尊重孩子对于外在世界的反应,不要试图强制他们的心灵,才可谈及“育人”。苏霍姆林斯基抱着这样的想法创立了一所”蓝天下的快乐学校“,在那里和31名小孩子一起共同认识世界,体验世界,收获快乐和喜悦。这本书分享的就是他和这31名小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阅读过程中,他们的很多故事让我豁然开朗,又颇为感动。
蓝色天空下,孩子们可以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说写道,”清晨我醒的很早,想了许久,接下来该做什么。我没有制定详细计划:哪一天,要和孩子们说什么,领他们去哪里。儿童天生就是求知好问的探险家和世界的发现者,他们启发我,我的新想法就会迸发而出,我们的学校活动由此而来“。对于小孩子们的教学工作,苏霍姆林斯基并没有很多的条条框框,规矩束缚,不知道用”随性“一词概括是否妥当。教育内容很”随性“,今日讲什么,要看孩子们的脑袋瓜里想些什么;教育地点很”随性“,不是规规矩矩坐在教室的小板凳上,而是在田野间,山丘上,夕阳下,只要可以,任何地方都可以是孩子们的教室;教育方式很”随性“,老师不用站在黑板前指指点点,而是和孩子们一起编故事,自然万物在他们童话故事里都可以是主人翁。蓝色天空下,”快乐学校“中,孩子们在最大的教室——大自然中学习,在自己编写的教材——童话故事中探索世界,学习知识,发现美和善良。对于苏霍姆林斯基来说,在孩子教育过程中,尊重他们的天性和想象力,尊重他们的童年何其重要!
蓝色天空下,孩童们内心深处的善良,仁爱和同理心需要教育者们悉心培育。苏霍姆林斯基在和学生们的相处过程中发现:有的孩子会对小动物做出一些比较残忍的行为,例如往燕窝里扔石头,把虫子切成两半等等。这些儿童虽然会因美丽的事物而欢欣雀跃,但有时也会对美丽事物的命运抱有一种漠然的态度。那如何去引导孩子,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美好情感,也就成为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教育课题。我之前一直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向善的,这或许可以理解为一种人的本能,甚至不需稍加干涉,就可轻而易举的对具有悲惨命运的人或动物产生悲悯之心。但自我读到这本书后,看到苏霍姆林斯基和学生们一起为小动物疗伤,给它们安家,并照顾它们,以此“介入”来培育孩童内心深处的善良,仁爱和同理心,我便开始重新审视我之前的观点和经历。学过初中历史的人大概都记得,孟子和荀子有着完全相反的观点,一人支持“人之初,性本善”,一人支持“人之初,性本恶”。但是否有种可能,二人的观点可同时成立,孩童在童年时期,他们那还未开蒙的心灵其实同时具备“善”和“恶”黑白两面,这时教育者的地位便显得尤为重要了,他需要通过引导孩子,让他们认识到人性的宝贵,得以坚定的选择“善”,学会去爱。
当我看到关于如何培育善良情感这部分文字时,我不禁联想到小时候的事情。小时每次路过街边的乞丐,父亲总会塞给我1块钱或者5块钱,让我放到他们的碗里。当时很不解,甚至有些懊恼,我不认识他们,旁边的过路人都对他们嗤之以鼻,很多都绕着道走,并且当时正常人假装乞丐讨钱的事情屡见不鲜,我为什么要给他们钱?而且对于那时的我来说,1块5块可以买不少好吃的垃圾食品,当时真的不想把如此之“财富”拱手相让,每次父亲让我这么做时我都极其不情愿。当时不是很懂,后来我倒是有些明白了:乞丐是否真假,我们是否被骗其实不重要,片刻的大快朵颐也无足轻重,重要的是对世间的人和事常怀一颗悲悯之心,慷慨之心,以“善”去看待世界,包容世界,以“爱”去感受世界,帮助他人。
蓝色天空下,每个孩子都需要有健康的体魄,这是顶重要的事情。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学前几年其所关切的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有一半以上都和孩子的健康脱不了关系。儿童的健康会影响他们“精神生活的质量,世界观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掌握知识的牢固性和自信程度”。没有了健康,以上这些都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现在的父母都提倡科学育儿,自己宛如一个百科医生,给孩子补充各种维生素的同时,也给孩子报名了很多课外班,一整个“鸡娃”训练,很多小朋友年纪轻轻就戴上了“千层”眼镜片。这和成年人“熬着最深的夜,敷着最贵的眼霜”如出一辙。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能把儿童的脑力劳动全部集中在不间断的三四个小时之内”。这不仅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也违背了教学的真正目的和规律。那如何让孩子拥有更强壮的体魄呢?这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食物补充维生素,这也是现代很多父母都会关注的一点;另一方面是给孩子提供更多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苏霍姆林斯基提倡早操,要养成固定时间起床的习惯,提倡做一些户外体力劳动,也会带着孩子们一起徒步,滑雪,野外过夜,瓜地闲聊,这不仅能够强健身体,也能让孩子的精神保持活力,毕竟健康的体魄不仅有“体”,也有“魄”。
除此之外,孩子的大脑思维能力也需要教育者悉心培育和引导。在生物层面,儿童的思维特点必然存在其特殊性,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学前就研究了孩子大脑的运动过程,以根据其特殊性对症下药,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在教学过程中,作者为学生们准备了一系列民间谜语习题,有的孩子出色完成,有的孩子例如瓦利娅则一头雾水。为什么后者思维略显迟钝?作者后来发现,这些孩子无法把事物抽象化,无法在新旧概念中建立联系,无法同时抓住多个形象。那关于如何帮助他们发展大脑思维能力,这需要父母和老师从童年开始,同时为之做出努力,这对孩子们以后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一般来说,孩子们从上学起就需要学习各种不同的学科,甚至到高考就已经达到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地步,但究根溯源这些科目其实也是各种思维能力的结合,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等。如果孩子能在童年时期,能在父母和老师的指导下知道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表达,把根基打牢,那以后的学习或许就能事半功倍了吧。不管怎么说,孩子童年时期大脑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这就好比一根粗壮的大树,只有树根扎的深,扎的牢,上面的树冠才能经久不衰。
这本书的题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用来形容苏霍姆林斯基自己再合适不过了,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他对孩子的爱和关切。这本书也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不是上几个补习班把分数提上去就大功告成了,教育是一个长期细致的过程,即使是日常生活的一件小事都可能会具有着不小的教育意义。阅读过程中,我的脑海里走马灯似的闪过小时候成长的片段,以前回忆起只觉得好玩有趣,现在想来也是,不过却多了对父母老师的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