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那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起舞的机会,在舞台上展示最美的舞姿,这才是一个舞者对待生命最好的态度。
县级比武初试锋芒
10月中旬,县级教学大比武的通知出来,报名时我犹豫了,因为上班第三年,我就参加过一次,深知上那样一堂课要经历怎样的一番“折磨”。洞悉了我的心思,资深的小红老师鼓励我:“ 作为组长,没点硬货可不行,不要想太多,姑且把它当作一次历练!”
好吧,那就上吧! 看优课、理思路、做课件……通过自己的认真准备、团队教师的全力帮助、精心打磨,我获得了县级二等奖,收获了小惊喜!
集智聚力负重前行
再次接到市级比武课的通知,刚刚平复的心绪再次波涛汹涌,虽然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11月20日,周五,中午送儿子上学后,我便拿出七八年级的英语课本和从图书馆借来的厚厚的鼎尖教案、教师用书,开始思考设计七八年级Unit9八课时的内容。整个周末,除了吃饭和睡觉,其余的时间我都在查阅、搜集资料,酝酿思路,到周六中午,八课时的教学设计已被我标注得满满当当,教学流程也梳理了两三遍。
下午四点多抽课结果公布后,我彻底蒙圈了:竟然是我没有准备到的Unit 8 Section A !唉,精力耗费了一大半,还得从头开始,我不禁有点懊恼!
说归说,课还得准备!稍事休息,继续拿过教材找灵感: 设计哪些环节?每个环节用什么样的方法呈现?我一边翻阅听课记载,一边回顾赵校长的那堂示范课,最终我得出了两点启示: 活动引领、突出主题、突破难点;及时奖励、激发兴趣、达成目标!
晚上继续搜索、观看、学习、借鉴省级优课案例,待主体思路清晰,已是深夜。那一夜,连睡眠都在思考。
周日清晨,提前醒来,第一时间打开电脑制作课件……到上班前,大体框架才完成一半!进到办公室,赶紧求助小红老师,她放下手头工作,帮我继续梳理思路。在不断的推翻和肯定中,环节逐渐流畅,但衔接仍不够自然。不知不觉,又至深夜,但一点儿也不觉得累,相反,头脑异常清晰,因为我始终相信: 磨练越艰辛,进步越大。
周一到校,将艳霞老师做好的说课稿初稿发给小红老师进行二次修改。第二节课我到小盛老师联系的班级进行初次磨课,并邀请小娟、小袁老师随行指导。从课堂环节设置到语言过度,从口语错误到板书设计,她们都给了我很好的建议。随后,继续思考环节、修改课件,练习口语,整理过渡句……下午第六节,在科主任的鼓励下,我在录播室进行了二次磨课。一节课下来,流程基本顺利,但课堂气氛还不够活跃。对于团队老师给出的建议,我仔细聆听,快速吸收,内化于心。
第七节课,赵校长在录播室上了一节示范,我听的格外认真,因为每次听校长的课都能使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灵感。回到办公室我再次修改课件,小娟老师也给了我很好建议。
晚上回家已是19:30,简单吃饭、洗漱后,已疲惫不堪,索性放松神经。于是,那夜,深度睡眠。
次日清晨醒来,神清气爽,再次联系小盛老师,于早自习进行最后的磨课。上至一半,倍感吃力,遂立即停止!但小红老师继续鼓励我:“挺好的,相信自己,语言再精练点,就更好了!”
一路上雪景相伴,Mr.Wang小心翼翼地开车,喜欢记录生活的小红老师也顾不上欣赏美景,默默地陪我思考。车厢里,清晰的风声覆盖了我沙沙的写字声和三人的呼吸声,我一遍遍地整理思路,写过渡语……
临近中午,到达民乐思源实验学校,朴实的校办主任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待学生离开教室后,试了课件,一切完好,心情也随之放松了一些。
午饭时间,与民乐的朋友短暂相聚,让我原本紧张的情绪略有缓和。在等待上课的过程中,我再次过流程、理思路、抠语言,力争做到精益求精。
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我的眼里没有比赛,没有紧张,只有知识与智慧的碰撞,只有求知与解惑的切磋,只有我和孩子们……
亲切的开场白,瞬间拉近了我和孩子们的距离,整堂课上得轻松流畅,跌宕起伏,超出预期!
走出教学楼,雪下得正大,看着银装素裹的校园,顿觉如释重负,小红老师提议:“咱们拍张照吧!” That's a good idea ! 于是开始各种摆poss 、玩耍,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天真得像孩子一样!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从县级比武到市级比武,一路走来,一路付出,团队的助力,个人的努力,让我体会到一个人没有做不到的,只有不想做的。人只有逼自己一把,才会体会到风雨之后彩虹的美丽!
再次,感谢我的学校给了我成长的舞台,感谢我的团队一路相伴,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