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篇
6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翻译】
孔子评论《韶》,说:“乐曲美极了,又是十分的善。”评论《武》,说:“乐曲十分美,内容还不是十分的善。”
【解读】
《韶》是歌颂舜的音乐,舜是大家公认的圣人。
《武》是周武王的音乐,“尽美矣,未尽善也”,音乐很好,但内容上还可以再完善。
舜靠美德受禅天下,以仁德治理天下,那么,在他主持下制作的大型乐舞,必然反映着他对仁德重视和对民众的关爱。因此,舜时期的《韶》乐,有着浑厚的道德基础,而且形式完美,是尽善尽美的。
而周武王是推翻商朝统治,毕竟是武力征服,虽有其不得已之处,但还是沾染上了暴力和鲜血,在道德上存在着污点。周武王崇尚武力,这一点必然会在他主持制作的乐舞中反映出来,于是周武王时期的《武》乐,虽然在形式上也是完美的,可是在道德基础上却存在着缺憾,只有尽美没有尽善。
所以,这章也表达出了孔子所期待的社会,应当是个完美的、尽善的、和平的,没有暴力的理想社会。
在孔子看来,礼乐制度的核心在于“仁”。如果失去了这个核心,礼乐就没有什么价值了。他曾经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也就是说,人不仁不可以谈及礼乐。而真正的仁者之乐,必然是尽善的。这种“仁”的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修养,最终可以用来巩固统治,并使社会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