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例已通过家属及本人同意公开
1►
案例
12
L同学,男,高一学生
开学的时候没有任何异常,最近却待在家里不愿意上学。无论家长怎么询问,小L都只是说自己不想上学了,要去上班赚钱。父亲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孩子为什么无缘无故要退学去打工?
12
C同学,女,初二学生
从
小成绩优异,一直是个乖孩子,但最近成绩明显下降,父母询问也不说原因,只是哭泣。更严重的是,父母发现她手腕上有好几条划伤的痕迹。
来到扶禾后,两位同学开始接受心理疏导。经过了解,两个孩子在原来的学校都有不同的人际关系问题。
C同学在宿舍遭受了其他室友的冷暴力,其他室友不与她说话,在她打电话的时候发出奇怪的声音,当她拿出零食与室友分享时遭受的也是白眼与冷漠。她曾经和母亲说过此事,母亲却说小孩子之间有些矛盾没关系,只需要抓紧学习就行。
L同学刚进入高一时,因为小事和一个同学发生些言语冲突。此后那位同学和另外一些同学结伙,时常言语针对L同学。L同学担心他们变本加厉而不敢告诉老师、父母,最后只想逃离学校。
近年来,临床调查发现在青少年间存在越来越多的“C同学”和“L同学”,他们都在学校存在不同的人际关系问题,等出现严重情绪问题或是厌学后才受到父母的重视。
而事实上,心理发展在青少年期间已经有了不同的特点。
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开始觉醒,朋友关系开始变得非常重要;而青少年的交往往往有“结伙”特点,常因共同的爱好、兴趣、性格形成小团体,也容易产生“排他”现象;孩子在情感、行为、观点上与父母逐渐脱离,父母的榜样性作用开始弱化等等。
而在这一时期,人际关系对青少年的影响较童年时期更为明显。
2►
鉴于青少年心理特点,建议:
01
主动交往
心理学家指出:“孤独可能造成情绪和行为问题”。青少年应避免以自我为中心,主动与他人互相探讨、互相学习,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就更加容易发现有共同志趣的朋友。
02
友谊需要经常维护,需要真诚
当朋友有问题时,给予真诚的建议,而不是一味迁就;在朋友情绪糟糕时,给予真诚的理解和支持。当你真诚对待朋友,也会换来朋友的真诚相对。
03
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尊重他人的价值观。青少年处于心理飞速发育阶段,有时难免有一些“愤青”现象,不能理解他人的决定及思维。而人是复杂的,每个人的价值取向各不相同,在交往中要学会尊重他人。
04
正确看待朋友间的矛盾冲突
青少年间很容易因一些小事产生摩擦,当自己情绪稳定时,主动思考自己在处理矛盾过程的不妥之处,和朋友开诚布公交谈。有时还可以向长辈倾诉,请教长辈的意见,以长辈的视角看待矛盾可能会让自己茅塞顿开。
05
学会求助
当自己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时,及时和老师、家长倾诉,讲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寻求更多资源的帮助,必要时可以找心理老师交流,或是到专业的心理机构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