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慎练头和颈:
动脉硬化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一般而言,轻度的动脉硬化不会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而重度的动脉硬化会使大脑血液供应减少,出现头晕、头痛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此时活动头和颈部,很可能加重脑缺血,从而使上述症状更加严重,甚至发生“缺血性脑中风”。
因此,中老年人在体育锻炼时不要过度活动颈部,特别是伴有头晕和记忆力下降的动脉硬化患者,应严禁过度活动颈部,平时也不要猛回头和扭头。
二、女性束腰易患痔疮:
不少年轻女性为了身体苗条,追求“纤纤细腰”,不惜常常将裤带勒得紧紧的,即使吃饱饭后也不“松绑”。其实,这种做法不仅对胃肠消化极为不利,对膀胱、子宫等脏器功能也会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还会使整个腹部压力增加,痔静脉迂曲成团,局部血流严重受阻,易导致痔疮发生。
三、应将喷嚏打出来:
不少人在打喷嚏时,习惯用手掩住口鼻,其实,这种将面部呼吸气管全部捂住打喷嚏的方式不利于健康。
喷嚏是一种人体将进入鼻咽部具有刺激性的菌物等排出去的应激过程。一个正常人的喷嚏里大约有30万个左右细菌,而患有上呼吸道疾病的病人的细菌更多。喷嚏捂住不打出来,大量的细菌就会被吞下肚。
此外,人在打喷嚏时,上呼吸道会产生强大的压力,如果将口鼻完全捂住,不能得以缓解的压力会全部作用于外耳鼓膜,造成其撕裂或穿孔,从而引起耳部感染,严重的甚至会威胁生命。
四、伏案者易患心肌炎:
心肌炎大多是病毒感染所致。一旦感染上这种病毒,轻者有时可能没有症状,重者出现心悸、胸闷、多汗、疲乏无力、恶心、心动过速,甚至休克、心衰、猝死。但心肌炎一般应有医生检查后才能确诊。
提醒:心肌炎是危险疾病,连续伏案工作期间千万要放松一下,或者停止工作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尤其是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的人,更要休息,以免病毒乘虚而入,侵蚀心脏。
五、不同疲劳的休息方法:
1、体力疲劳:消除体力疲劳的最佳方法是睡眠。临睡前洗一个热水澡,或用热水泡脚,会使疲劳消除更快些,且容易入睡。
2、脑力疲劳:消除脑力疲劳的最好方法,是适当地参加一些体育活动,这被称为积极的休息,如打球、做操、散步等。但活动的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使大脑在运动中得到放松,以消除疲劳。
3、心理疲劳:即精神疲劳。对待心理疲劳,单纯的睡眠休息是解除不了的,应及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同时应讲究心理卫生,开阔心胸,以减少产生心理疲劳的诱因。
六、斜步下楼保安全:
不少中老年人由于年龄渐增,关节变硬、骨骼变脆、膝关节软骨磨损、韧带弹性变差,下楼梯时往往难以保持平衡。同时,一脚落地,一脚悬空,此时呼吸、脉搏、血流都会加快,身体极易失去重心,出现脑缺血、缺氧,一脚不稳,便会形成“倒栽葱”。
为防止下楼梯时出现意外,建议采取斜步下楼梯法,即将整个躯体(包括头、身、手、足)向左或右方向斜摆15度~30度,再提脚下楼梯,这样较为稳妥、安全,亦可减轻膝关节的磨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