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21天持续复盘力MBA导师班已经过半。通过负熵增机制打造了21天持续复盘力课程和MBA导师班课程,通过大量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史记、奥斯卡电影、真实的商业案例、真实金融热点事件等药引子的引入来重新构建自己封闭的大脑系统,通过这些内容的迭代看到事物背后的普遍规律。透过一系列的复盘工具,我们意识到了知识本身是零散的、不具备力量,只有我们通过把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进而帮助我们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才有了力量!通过每天的信息输入、信息消化和信息输出不断强化吸收的知识,重新建构自己的大脑,带着问题学习复盘,同时把复盘应用回自己现实的问题中,相辅相成。
通过10天的MBA课程班的学习越来越明白为什么说MBA课程班是给班主任赋能的,我认为班主任担任着把复盘的价值传递给更多学员的责任,我们通过复盘改变认知,首先复盘应该先改变自己的认知,小乐老师说“复盘的本质是一秒看到事物本质”,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我们通过意识到人类是基因和模因的载体,从而看到策略模因、共生模因的存在;通过美股多次熔断看到桥水基金的聪明和人类在金钱面前的贪婪,看到了美国打造的极差体系对于全球其他国家的影响,从而思考什么是“富而有道”;通过段永平的持续成功研究到底成功的人到底如何成功,他们的底层逻辑是什么;通过金庸小说引出了错位竞争、长尾效应、颠覆创新和真北等概念,去考虑对于自己企业的发展道路;通过雷军小米、沙钢沈文荣的顺势和逆势而行,思考疫情当下我们势的关键点所在,解读何谓势;通过飞轮效应、构建体系思考跳出一个单一维度点从更高维度看事件;还有今天的课程:通过消费主义和日本低欲望社会提出了消费的本质意义到底是什么,对于我们企业家来说应该如何思考……
在原有的复盘公式基础上,每一天都从更多维度螺旋式上升的重新解读了公式。给出更多新的复盘工具,而这一切的目的不是为了固化我们思维,恰恰是为了让我们通过不断“照镜子”,治愈自己的思考系统,找到问题真正的核心,在实际操作中按照规律行事,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做到真正的法无定法。复盘是一个工具,是让我们回到真实世界,并且有勇气面对真实世界,实现自己梦想、提升自己能力、接纳不完美自己的一个实用工具,所以复盘这件事,我们还是需要回到具体事情上进行调整和思考,会更加有意义!想想我们到底要解决什么根本问题!
半程复盘:10天的课程如此之多到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改变呢?静下心来仔细思考10天前的样子。想起了当时在21天持续复盘力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样子:有迷茫、有痛苦、也有半途而废的想法、有挣扎、还会在意周围环境的评价、也容易受影响、心力不强……,好在21天持续复盘力课程最终坚持了下来,还是很有收获。对比我们的五个入口和出口,深知自己问题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时的感觉是有了方向、意识到自己曾经意识不到的自以为是、好高骛远、夸夸其谈、急功近利、被情绪所困,但是该如何改呢?其实思路还是比较混乱的,好在一直在尝试。
而通过21天持续复盘力MBA导师班的学习,我觉得自己的道路越发清晰,尤其重要的是更加知道了为什么高人都很少在意周围环境的影响,因为他们找到了自我。他们从初心出发,想明白了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但这件事在心浮气躁时候是不可能做到的,可悲的是大多数时候我们错把妄念当初心。
细数自己的10天来一点点的学习,感受自己的真实变化和收获,我想从行为和结果、思想两个方面做一个系统梳理吧:
一、行为和结果
1,心力加强:在帮助杨敏师兄成功加入MBA导师班成为一名助教班主任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自己心力加强,更加深刻体会到今今乐道一直和我们讲的自利利他与传递价值,我在和杨敏师兄的多次沟通中其实不断问自己什么是传递价值,对我来说复盘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对她来说又是什么;对她来说的价值是什么。
自己明显感觉到在这个过程中内心更加的谦卑和敬畏。从以前的我都懂,变成了真的觉得是两个人在交流,希望更多的感受思想碰撞;一直提醒自己思维、认知的局限,所以更加愿意倾听对方表达的真实想法,不认为自己一定能帮到对方,一直在思考今今乐道、复盘到底能给对方带来什么。而在这个过程中更加理解了自利利他:即先把自己的能力提升,让复盘真正帮助自己,提升自己的思维和认知,改变行为;然后去把价值传递,在这个过程中放弃功利的想法,但是不放弃目标,持续的努力,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在这里再一次恭喜杨敏师兄做出对自己有益的选择,也感谢杨敏师兄对于我的信任和支持!
2,打造系统:以前自己做一件事情就专门做一件事情,不愿意做别的,感觉很繁琐,也听不进去别人建议,甚至对别人制定的规则嗤之以鼻。而现在能够在意别人的在意,同时思考自己借着机构记忆比赛适时开通简书的写作,每天一篇用心的信息输出。
在做每件事情前不冲动,而是真的去思考为什么要做,做这件事要达到什么目的。从而在过程中更加容易坚持下来,并且无形中打造自己的体系,建立自己的飞轮。
3,学习成长:21天持续复盘力课程学习过程中还有过想放弃的想法,但是通过自己找方法坚持了下来(每天课程开始前重新温习一遍:复盘、注意力密度、富兰克林学习法和五大入口出口的视频,现在依旧在坚持),但是遗憾的是每天的读书和结绳记事并没有全程坚持下来,中途有好几天都没有做。
而这次MBA班的学习,完全没有劳累和想放弃的感觉,是因为对目标越来越清晰,在听课的过程中始终拿自己的过往和自己从事今今乐道这份事业在思考,一直在深入复盘自己,思考每一个问题点,不断探究背后所在,我想这也是富兰克林学习法的应用。
在这种清晰的目标下,每天都有认真完成当天学习的结绳记事、书籍阅读分享,并且还结合当天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梳理文字形成简书内容,每一件事都不在是为了完成而完成,但是也不是为了追求完美而做,而是真实地回归到自己,思考明白自己从中要的出口是什么,所以惊喜的发现今今乐道课程设计十分用心,每天的书籍阅读都对自己的课程理解、复盘学习有进一步帮助,可以让我想明白许多点,并逐渐将点串起来。
4,注意觉察自己:自己说话一向喜欢滔滔不绝讲个没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21复盘力课程天后意识到沟通为了传递信息,但应该如何做其实还是在摸索。通过这10天的学习,明显感觉和他人说话时候从自己滔滔不绝讲,认为自己一定正确的想法,渐渐变为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敬畏心,并且愿意更多从内心听对方说什么,在交流中也愿意尝试按照对方思路去交流,不急于否定对方,也不再像过往一定要证明自己是对的,更不急的给对方出主意,而是和对方在沟通中去梳理其思路的背后逻辑。
5、勇于面对问题,及时复盘:在做事的过程中,如果心不静依旧有时候会行为变形,当出现问题后,会不断复盘思考问题的根结点,直到想明白进行调整迭代,在以后事情中注意,尤其学习完思考系统:思考者、思考对象和思考方式后,对于我做事的思考给了我更大的帮助,突然发现以前只从自己角度出发,往往忽视对方和彼此之间关系需要方式的选择。
二、思想转变
1,排除理由,回归内心:觉察到妄念纷飞和理性思考的差别:在平时做事时候感觉到给自己不断找理由时候能够去觉知,并且不断思考因为什么事在找理由,为什么要给找理由,要掩盖自己什么等,从而进一步挖掘出被理由掩盖的真实想法,并且遵从自己的本心赶紧去做;
2,选择“寄生虫”,改变自己:理解了模因对于我们人类的影响,我们类似于模因的载体,所以我们可以选择更换附着在自己身上的模因,使得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3,辨别初心和妄念:更加清晰了初心和妄念的区别,在不忘初心并保持心静的情况下可以帮助自己更好洞察周围,找到需求;而妄念容易让自己活在假想的需求中;只有在初心下,回到我们复盘的根本公式:复盘力 = 行动发心 - 性格阻力,找到我们真正的初心,并且坚持努力去做,在这个过程中克服掉所有影响自己初心的心情、情绪和行为,不在意周围环境的影响,坚持朝着初心的目标去做,就如太阳、发电机一样,自己必然会有持续不断的能量涌出;诚如王阳明所说本心具足。
4,构建系统化:从思考到着手打造自己的飞轮效应,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制定清晰目标,持之以恒去做;脱离一件具体的事情,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企业的存在意义,从而思考所有的关键节点,打造飞轮的关键衔接点,在这个基础上坚持做好每一件需要的事情;
放下了立即要结果的急功近利想法,更多地去考虑当下可以做什么,如走路一样一步步来,让时间把结果带来;
5,节奏感:一切事物都有节奏感,我们要接受进一退九。大多数普通人都在意理由、公平,而高手在意目标和效率;所以在修正自己行为过程中,只要没有放弃 ,一直调整前行就会有结果产生;我们需要在前行的过程中转变自己的思维聚焦点,向高手学习;
6,内外皆观:做人既要看内也要看外:看内是为了让自己定性,静心。看外是为了找好与外在的关系,明白外在的真实性;
7,捕捉变化:曾经自己对变化不敏感,通常喜欢一成不变,感觉变化会给自己带来焦虑和恐惧,现在十分关注变化并且思考变化背后的意义和对大家带来的影响,从而思考结合今今乐道,自己存在的意义和可以提供的价值;
8,治愈思考:从固定思维模式意识到自己思考体系也是需要打造的,如何能够跳出总关注自己,真实关注自己、对象、两者之间关系三个维度的的思考系统搭建和尝试,从单向度思考尝试转变双向度思考,从点思考转变为系统思考;
9、明晰界限:更加清晰自己和外在的界限感,重新梳理自己在具体事物上的价值观和优先级,更加清晰少即是多的内在意义,明白自己人生如果没有界限模模糊糊,人生结果就会糊里糊涂达不到自己要的结果。把界限清晰而有意义的说出来,拒绝会带来更多。
上面就是自己10天来复盘中看到自己的变化和收获,当然有些思想只是意识到,还在不断调整自己一步步朝着做到努力,意识到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一切需要时间,需要自己心力。而这一切的根源点我想离不开小乐老师一直强调的究竟,想来自己终究是不够究竟的,可能想的还是很浅显。但是方向有了,心向往之,究竟想来也是一点点过程积累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