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拉赫效应”是以德国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奥托·瓦拉赫命名的,其内容来自瓦拉赫传奇的成才经历。
瓦拉赫在读中学时,父母希望他成为一名文学家。不料,一个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学习勤奋,但思想拘泥,文学创造力极弱。”后来,瓦拉赫又改学油画。
可瓦拉赫毫无艺术天赋,对构图和调色等基本功缺乏理解力,校方给出的评语,但是令人难以接受:“你在绘画艺术方面毫无造就的余地。”
对此,瓦拉赫的父母都感到了有些绝望,幸好,他的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学习化学。
没想到的是,在化学领域,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22岁便获得了博士学位,最终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
可见每一个人的智能发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能的强点和弱点,他们一旦找到自己智能的最佳点,使智能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这种现象就被称为“瓦拉赫效应”。
而我们在这里提到了“瓦拉赫效应”,就不得不提一下著名的“木桶原理”了。
“木桶原理”是美国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首先提出的。“木桶原理”讲的是:
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因此,“木桶原理”也被称为“短板效应”。
我们这里乍一看,“瓦拉赫效应”似乎与“木桶原理”背道而驰,而且两者不可调和,因为同时补齐短板和营造优势,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或者说实现成本过于巨大。
那么,到底哪个更重要呢?其实,两者并无矛盾,只是适用的场合不同。
“木桶原理”是一种管理学理论,用于组织管理,侧重于组织中不可有某个环节处于短板位置;
“瓦拉赫效应”则是用于个人能力管理,侧重的是在个人发展中扬长避短。
因此,如果用“木桶原理”来指导个人发展,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耗费巨大精力,结果就是造就出一个无所不能却又无所专的“通才”,甚至“庸才”。
而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真正需求的人才应当是某方面有特殊才能的“专才”。
“瓦拉赫效应”并不是让我们彻底放弃自己的短处,而是告诉我们,必须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最擅长的领域,这样才能获得最高的投入产出比。
就像瓦拉赫的故事中,他若是把一生的精力都投入文学或者艺术中,他依然有可能获得成功,但是绝对达不到他在化学领域的崇高地位。
每天我们都在做很多事情,有些事情费了半天劲儿,却发现自己内心深处根本就认为这件事情毫无意义,只不过是因为“必须做”而不得不做。
这时候心中带着纠结,带着后悔,只想着尽快完事,却失去了把事情做到极致的内部驱动力。
因此,无论做什么事,内心都要有一把尺子,衡量一下哪些事情是自己认为真正值得做的,哪些事情是让自己觉得做了有意义的。
“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这样才能激发我们的斗志,内心才不会空虚,才能够心安理得。
胡适先生曾经这样说过:“譬如一个有作诗天才的人,不进中文系,学作诗而偏要去医学院学外科,那么文学院便失去了一个一流的诗人,而医疗界却添了一个三四流甚至五流的外科医生,这是国家的损失,也是他自己的损失。”
显然,一个人没有客观的评估好自己,就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从而埋没了自己的才能。
不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是一大错误,而做对了选择,却不能热爱并坚持自己的选择,也是一种错误。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如果三心二意,哪怕是天才,也将一事无成;只有仰仗恒星,点滴积累才能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