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接受的知识,还是信息?
最近在看一本书——《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书中提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信息时代下,知识翻新的速率不断变快,我们每天通过媒体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吸收着各个领域的内容,看似每天都在不断地学习,然而我们却正在变得越来越“无知”。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我们把平时处理的信息和知识混为一谈,我们自认为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其实看到的只不过是没有实用性的信息,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我们日常接受的信息只是将单纯的数据赋予了环境,是特定的,单一的,内容较为简单。
而知识是经过大量实践证明,对我们决策和行动都有意义的信息,更为系统化,全面化。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其实每天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没有核心,只是四散的碎片,我们缺少的正是这种整合信息的能力,这也正是这个时代的人最需要的核心竞争力。
书中提到,丘吉尔预言:未来的帝国建立在脑力之上。我们现在每天有价值的工作都是建立在知识之上,所以处理信息,管理知识的能力成为了一种新的核心竞争力,大多数人可能学习了很多东西,却对所学内容缺乏管理,所以不能构成知识体系,导致了“无知”的局面。
你接受的是显性知识还是隐形知识?
书中还提出两个对立的概念——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
显性知识:能够用语言、文字、肢体等表达清楚的知识。
隐形知识:虽然知道如何做,但却很难告诉明白、说明白的知识。
大学生大多数在课堂上学习的大多数知识其实都是显性知识,而据调查显示,企业中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
从而你就要明白,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不光要学习那些书本中的显性知识,还要通过对话,观察的方式去学习隐形知识,这样自己的竞争力才能提高。
在掌握隐形知识的同时,你还需要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将自己获取的知识表达出来,促进自己对知识的认知,同时也能给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将知识显性化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
除此以外,隐性知识还有一些重要特点,了解这些可能对你管理隐形知识更有帮助:
1有些知识对你是隐形的,对其他人或者机构其实已经是显性了,这就需要你在前人基础上不断学习
2谁能将隐性知识显性化,谁就是知识创新的开拓者
3隐性知识显性化是人与人能力之间差别最大的方面,掌握这项技能对自己非常有用
4知识显性化的方法:讨论、回答提问、需求的压力、工作分解、流程分析等
5如果你还不能将知识显性化,说明你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
……
你学习的是知识,还是知识碎片?
互联网时代学习的方法很多,除了看书,还可以逛各种学习社区,学习各种各样的干货文案,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刷了那么多知乎,看了那么多干货以后,只是当时看得很爽,看过之后自己并没有提升多少。
这还是上文提到的原因,我们日常所看的这些内容只是一些知识碎片,并没有建立框架,形成体系。没有统筹,所获取的信息只是在一个点有用,而不能由点成线,由线成面,进而立体化。
很多干货类文章,其实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状况将知识进性浓缩,提炼,所写的内容更多的是对自己感触最深的一些内容,实质上是将自己的经验加以总结和分享,并不能称得上全面。
所以想要深入学习具体的内容,还是要看相关领域经典的书籍,反复阅读,将经典吃透,由此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
看牛人大咖写得相关干货是因为在阅读经典的同时,我们可能不会将书籍全盘接受,这时大牛分享的一些心得体会就会对我们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现在有很多学习知识的软件和社区,比如知乎,豆瓣还有大家经常会刷的微信公众号,能保证我们随时随地掌握新的知识,有些人声称每天都随时随地学习,但是这些知识真的属于你了吗?
我们看这些信息的目的其实并不强,只是随手刷刷,更多的是标题吸引我们,让我们产生了一时的兴趣,看过去也就过去了,没有针对性地收集和整合使得这些知识在我们合上手机的一瞬间就又回到了公众号上,看似每天学到很多东西的我们其实不过是假象而已。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看完文章后试着管理自己所学的知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