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关于“成人自我状态”
在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之外,还有一种自我状态,它让你表现的既不像父母也不像孩子,在这个自我状态里面你会感觉更像大人,更像当下的自己。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
在这个状态下,我们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我们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处于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相反,我们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决定该怎么做。
只有当我处在“成人自我状态”,才能更好地了解自我。只有在那个时候,你才能思考当下的事情,评估自己的行为,或者倾听别人对你的看法而不马上驳斥。
02 为自己负责
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除非有人用蛮力胁迫你。说到底,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我们“选择”了愤怒,我们“选择”了悲伤。
那么,你还要为自己的不快乐责怪别人多久?
如果你为自己负责,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自己的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来改变你自己。
有时候你会感觉自己的人生就像演员一样在演戏,无论怎样尝试,都无法改写剧本。但是也许对自己来说还有另一种活法,无须跟着预先设定的剧本走,甚至可以没有剧本,或者说,甚至可以即兴发挥。
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这能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
03 你的童年还好吗?
生命最早期的阶段,从出生到大约四五岁的时候,发生的一切都对你影响重大,还影响了你后来的成长,牵涉到你怎样看待自己和别人。这种影响是普遍存在的。
就这样,你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特有的看法,对你而言,这就是你看待事情的唯一-方式。从那时起,你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用同一个视角看待一切事物。
每个人的早年经历本质上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个不同的世界。有时候,人们看到的世界如此不同,连信念和预设都不尽相同,最严重的时候,这些人在之后的人生里只能经过流血冲突才能达成和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