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众号 龙只
作者:南斋居士
当许多学者走近庄子,探索庄子,解读庄子时,我也渐渐迷恋庄子。我不是学者,研究不了他,只关心他的爱情。可惜,庄子对爱情的观点几乎是保持沉默的,或者笑而不答,或者避而不谈。我感觉奇怪了,一个人,总会有爱情的。没有爱,怎么生活?也许这是女人的观点,女人为爱而活着。因为爱而光彩,美丽。失去了爱,就逐渐黯淡,枯萎。所以聪明的女人,一直保持恋爱的心境,是最好的养生之道。没有办法理解庄子,我感觉茫然。他是我的偶像,我怎么可以不理解他呢?于是,我女扮男装,在庄子生存过的周围转悠着,观察着,感悟着。
天告诉我:庄子有爱,是一种大爱,因而不言。他看着他喜欢的女人从身边走过,记住了她走路的姿势和留下的背影。
地告诉我:他不会去表白的,他是沉默的,他认为爱是他一个人的事,是心事。他是个细心的人,收藏了让他悸动的细节,他为这些细节而幸福着。
风告诉我:他真爱她,由于真心,无须表白。他怕说出来,就俗了,怕惊扰她平静的心,怕打乱她生活的秩序,怕给她带来非议。他关注她,呵护她。
雨告诉我:庄子是贫穷的,潦倒的。他知道爱他的人会跟着他受苦,受累。所以,一个唯一跟在他身边的女人死后,他庆幸着,高歌着。他不想让心爱的女人跟着他受罪,所以,他不言爱。
云告诉我:庄子看世界的观点是统一的,超常的,却也是有规则的。尽管如此,有好事者,还是猜测着庄子的所爱,给庄子乱点鸳鸯,庄子急了:任何事物只要有爱便能结合,猿猴可以配猩猩,麜可以与鹿交配,泥鳅同样会与鱼交尾,但在世人的观念里,这是畸形的爱。我是鹓雏,非醴泉不喝,非梧桐不栖,除非你可以剥去我的人皮,才可以和动物一样。
雪告诉我:庄子拿自己和圣人相比。虽然他和她不能在一起,他只要想到和她同在宇宙中看星星,想到他和她同样感受着太阳的光辉,感受着月亮的温柔,看她幸福着,成熟着,快乐着,他就满足了。
是啊!爱情有时候是一个人的事,只要你喜欢就足够了。爱是不能替换的,越俎代庖的爱情是耻辱的。庄子是专一的,坚定的,也是孤独的,辛酸的。庄子没有向弟子透露他的爱,但弟子看见他幸福着,激动着,也猜测着。庄子的爱情是理想化的,在他的心灵深处,他是个深沉的人,爱同样深不可测。所以故事一开始就结束了,他亲手把刚刚在心中燃起的火焰熄灭了。因为越是真心爱她,就要为她着想。他带着遗憾和忧伤,飘然走了,化做鹏,凌空俯视着他的所爱。这是一种对爱的虔诚,宛如一朵不会结果的花在他心中永远寂寞地开放着,艳丽着,芬芳着。于是,庄子做梦了。他梦见一只巨大的美丽的蝴蝶,栖息在他的肩头,这是他的梦中情人来了,而不是庄子本人幻化。所以,醒来后,庄子伤感了好一阵子。爱做梦的人在现实中是压抑的,受冷遇的,孤独的,庄子也不例外。对于那些世俗的女子,庄子是厌恶的。对于徒有其表的艳丽女子,庄子是不会看一眼的。丽姬就是其中的一个。
三百六十天过去了,我脱去了男装,又恢复了女性的容颜。我走近庄子所钟爱的女人,同样,我也感受到了她的芬醇。只是她很忧伤,我没有告诉她庄子爱着她,却说:你是个幸福的女人!其实庄子心中有爱,有情不言爱。他孤单着,却凄凉地幸福着;他忧伤着,却逍遥着……
人的职业,地位,贫富不同,因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但是,每个人都拥有精神的追求,都拥有品德,都拥有爱情,都拥有生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才有平等而言。精神的追求是丰富多彩的,可以是理想,也可以是幻想。生活在俗世中,难免濡染庸俗,难免身不由己,只有心灵是属于自己的净土。如果尘土进入了心灵,缔结了污垢,心灵就容易钝化。如果能在自己的心灵上设置一层保护膜,隔离灰尘和细菌,心灵就会永远灵动。
我心灵的保护膜就是文字。当我受伤害的时候,当我沮丧的时候,我就带着自己沉重的心灵去泡书店。今天就是这样,《庄子很生气》陪我度过了心灵的伤害。原来人人都生气,李剑教授生于丹教授的气了,我估计庄子可能同时生这两个教授的气了。庄子的写作意图只有他本人最清楚,或许意念比较模糊,而每一个后人解读庄子都是个人主观上的“庄子”了,不可能是原汁原味的庄子了。而文人相轻,就喜欢一个批驳一个,庄子岂能不生气呢?况且庄子生气和一般人的生气截然不同,他生谁的气就给谁讲一个有趣的杀伤性很强的故事,比一般人生气了发脾气要厉害得多。也许,生气时用故事来求得平衡的只有庄子,而俗人只能像滚雪球一样连锁发脾气。善良的人生闷气,硬是把气咽到肚子里面去。
人的境界不同,对精神的追求也不同。李剑教授说:境界是人的理想与社会现实发生心物交感而产生层次高低的精神状态和品格,说明境界与精神状态和品格有关系,和理想与社会现实发生心物交感有关系,当然有层次高低的区分了。依次类推,心灵的追求也有层次的高低之别。心灵上的追求大多属于精神的范畴,所以受挫后的恢复也与境界有关系。境界高的人会从自身找原因,原谅他人,用责怪自己来求得心灵的宁静。我想如果庄子在世,他一定会给我讲一个故事,嘲笑我的幼稚与天真。
精神的追求与品德有关系。友其德是我的追求。我在不断地抛弃,不断地纳新,像猴子掰包谷一样只握中了最后一个,握住的理由是内涵丰富,品德高尚,抛弃的理由是像纸张一样苍白。而庄子的朋友只有惠施一个,两个人因为观点不同一直抬杠。直到惠施死了以后,庄子才感慨良多。为什么老是看不起惠施的人品呢?
精神的追求可以是理想中的爱情。像五月丁香的气息,悬浮在空中,触摸不到,却时时能感受得到;像遥远的神话故事,可以化蝶相随;可是庄子对爱情保持沉默,像所有的大方之家一样儿女情短。他没有提及妻子的任何信息,唯一的一次是妻子死了,他敲着瓦罐唱歌,难怪惠施责骂庄子。
精神的追求与生命的能量和激情有关。庄子强调清心寡欲,心宁,欲少。我不知道这样是否有利于健康?其实我感觉庄子不是很潇洒,不然为什么还要化蝶?化鹏呢?为何又说要拖着尾巴在泥泞中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