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小编看过了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但还是觉得余华的原著《活着》更加深刻,发人深省。
余华的原著《活着》讲述了老人徐福贵的一生,从他年轻的时候一直讲述到他的暮年。徐富贵年轻的时候家庭富裕,却因为赌博败光了家产,还因此弄得妻离子散,父亲不久也过世了。
失去家业的福贵变成了佃户,与老母亲相依为命。
不久,妻子家珍带着儿女回到福贵身边,没想到好日子没过多久,福贵就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在战争中九死一生的福贵还是幸运地活着回来了,可是家里早已不是他走时的样子了。老母亲没有挺过疾病的折磨去世了,连女儿凤霞也因为发烧变得又聋又哑。
为了让儿子有庆上学,福贵不得不将凤霞送给别人抚养,最后福贵还是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决定即使日子再苦也得一家人在一起。长期操劳的家珍得了软骨病,没有办法做重体力活。还好凤霞和有庆懂事又能干,一家人的日子苦也过下去了。
可是儿子有庆却因为给县长夫人输血过多而去世了,一家人的日子也越来越苦了,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家珍因为这件事的打击身体变得越来越弱,只能在床上躺着了。
为了让凤霞能够在父母死后有个依靠,福贵请队长说亲,将凤霞嫁给了偏头的二喜,两口子的日子也过得十分美满。可是,凤霞因为生孩子大出血而去世,留下儿子苦根和二喜。
家珍却没有熬过这次打击,在凤霞去世三个月后也去世了。福贵和二喜父子互相扶持着继续活着,可是不料一场意外夺去了二喜的生命,只剩福贵和孙子苦根相依为命了。
福贵很疼爱孙子苦根,一老一小互相为伴日子也凑合着过下去了。但是好景不长,苦根因为吃豆子太多被撑死了。福贵的生活也变得十分凄凉了,一个孤苦无依的老人最后只能和一头老牛相伴,他快快乐乐地过每一天,只等待着死亡让他和家人团聚。
《活着》的主要故事并不复杂,围绕着老人福贵的一生展开。经历过那么多亲人去世的打击,福贵仍旧顽强地活着,他乐观地觉得自己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了,所有的亲人都在他之前去世,他不用死了还挂念着他们活得好不好,等到死亡来临的那一天,他可以没有牵挂地走了。
他总是那么乐观,其实回顾福贵的一生,他是幸运的,却又是不幸的。他输光了家产却也躲过了枪毙,妻子最后还是回到了他身边,经历了战争也活着回来了,即使亲人都一个一个地去世了,他还是活得好好的。但是他也十分不幸,他为了家人即使再苦再累也强撑着,家人就是他的一切,可是他们却都一个一个地离他去了。
他去市场想买头牛帮他干活,最后却买了一头老牛,他经过市场的时候看到那头牛歪着脑袋吧嗒吧嗒掉眼泪,觉得做牛真是可怜,累死累活替人干了一辈子活,到老了力气小了却要被宰了。
福贵应该是想到自己了吧。一个老人,累死累活了一辈子,他想好好活下去。前半辈子,他为了家人能够吃饱穿暖,累死累活。他尽了自己最大的力气,给了他们自己能给的一切。虽然他们没能活得长长久久,但是福贵也没有遗憾了。
既然老天还没有把他收了去,他就得好好活着。福贵的一生,有很多遗憾,他觉得家珍跟着自己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觉得有庆命苦,自己还过了一段好日子,而有庆生下来的时候家里一穷二白。凤霞也是,如果她不聋不哑,上门提亲的应该会把家里的门槛都给踏烂。
其实,和福贵一样,他们也都经历了很多苦难,但也同时拥有了幸福。家珍虽然没有跟着福贵过上大富大贵的日子,但是福贵一直照顾她陪伴她,不嫌弃她拖累自己。凤霞也找到了喜爱自己的二喜,他是个心地善良的好人。有庆虽然经常挨福贵的打,但是福贵也在心里以他为荣。
就像余华说的:“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他通过自己的作品《活着》写出了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地态度。而这两种能力却是很多人所没有的。
人们经常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们面对幸福的时候丝毫不会觉得痛苦,可是面对苦难的时候所显示出的痛苦则让人咂舌,很多人觉得幸福是理所当然的,而不幸则是倒霉的结果。很多人也恰恰缺少承受苦难的心理强度,最终被苦难打垮。
如果说战胜苦难的法宝是什么的话,小编觉得应该是对这个世界的乐观态度。很多时候,乐观地看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苦难,才能够让自己产生承受苦难的能力。
我想余华通过《活着》想告诉我们的应该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即活着只是活着,它和任何事情都没有关系。就像生活不顺是生活不顺,和死不死亡没有关系,而很多人却恰恰将这两者混为一谈。一遇到难事就想着轻生,觉得死了就一了百了了。
可是死了是否真的一了百了没有人说得清,因为死后的世界活着的人是没有办法信誓旦旦地保证的。死后的世界只是活着的人的想象罢了。
有些极端的人经常说:“我们不能决定怎么活着,但是怎么死却是自己能决定的。”在他们眼里,仿佛自己能够决定怎么个死法是件十分牛逼的事情,可是人们真正在乎的是那些能决定自己怎么个活法的人,因为死只是一瞬间的,而活着却是个连续的难题。
万物生老病死自会遵循自然法则的原理,既然上天还没给出死亡的讯息,那就是让我们好好活着,活着只是活着,和别的任何事都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