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①,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注①:“见”同“现”,见《论语集释》。
8.1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8.15: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8.16: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8.17: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原 句 译 文
8.13 孔子说:“坚守信誉,努力学习,誓死主持正义;不入险地,不居乱国;社会太平则一展才华,社会黑暗则隐姓埋名。治世中,贫贱是耻辱;乱世中,富贵也是耻辱。”
8.14 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8.15 孔子说:“从大师挚开始独奏,到结尾《关雎》的合奏,美妙的音乐充满了我的耳朵!”
8.16 孔子说:“狂妄而不直率,看起来傻傻的但并不老实,看上去忠厚却并不讲信用,这些人啊,我是真的无话可说了。”
8.17 孔子说:“学习如同赛跑,总担心赶不上,总觉得没学够。”
我的感悟:
8.13 这则讲一个人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就会有学问有道德。这样你会爱惜你的生命,不会随便入危邦,不随便居乱邦。如果一个国家欣欣向荣,繁荣昌盛,你却很穷,这是无能的表现;如果一个国家衰败,你却很富有,这是无德的表现。这两种情况在孔子看来都是无耻的行为。
8.1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运用很广泛,而且很多时候用来做推卸责任的工具。比如有人会说“这事不归我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爱找谁找谁”。如果你总在公司里听到这种用法,小心,你的公司可能感染了“责任病毒”!这句话的应用场景应该是,领导把工作布置给下属,尤其是新人下属,应当放手让他做,不要死盯着过程里的各种细节;而下属也要信任上司,不要总提前想着“万一出事我该怎么不让领导骂我”,这会让你的工作“变形”。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勇敢的表示对新人的信任和放手,很关心,但要勇敢的拥抱不确定性,战胜恐惧,才能真正做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8.15 这则是孔子对大师挚的音乐的演奏的高度评价,是因为不仅好听而且符合礼法。可见孔子对礼法的重视。
8.16 这则讲了孔子对几类人的评价。第一类:狂妄而内心不直的人,第二类:看着笨笨的不会做事的人但不厚道,第三类:看上去老实但不讲信用的人。孔子觉得自己对这三种人无可奈何。可以看出连孔子这样的大圣人也有教育的盲点。反思我自己是不是也容易犯这样的三种错误呢?孔子认为,就算天资并不聪慧,甚至有些“笨”,这其实都不要紧,就怕笨还想偷懒耍滑不努力。同样的道理,老实巴交、没什么本事,这也就罢了,如果还想动歪心思骗人,那可就真没救了!不怕有缺点,就怕缺点加缺点。让我们多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做一个“优点相辅相成” 的人吧!
8.17 这则讲学再多也感到来不及,觉得学习了很多却还有很多不够用。还有些焦虑,接纳现状,但也需要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