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6.核心素养如何落地?
作为一个长期目标,“想得到的美丽”,一线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将核心素养落地呢?程晓堂教授提出了三点建议:
1.继续沿用以往有效的教学方法
2.摒弃低效的教学方式
在书上程晓堂举了三个例子。
第一个是关于在学习our dream jobs时,老师出示三个孩子的幻灯片,让学生猜测他们的职业,随后通过读课文验证猜测。
单从这样的文字描述来看,我想这不就是我上课也用到的吗?但是程晓堂教授指出,这样的方式低效是因为教材中围绕文本提供了一些插图,老师在设计这一活动时,可以使用教材中的图片信息。这告诉我们老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材本身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效的资源。
张朝珠老师就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猜测给出了我们建议:如在学习三年级动物这一单元时,可以在导入环节通过“冰山一角”“辩声音猜测动物”等方法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
贾颖老师提出之所以会出现这个现象,是因为老师在研读的过程中不透彻。这也提醒我们在分析语篇时对于文本的图片、声音资源都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中。
书上的第二个例子是关于语法教学。语法教学在我们的教学中尤其小学教学中是相对比较枯燥的,对于我们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英语语法了解的更少,我们老师总是觉得给他们讲语法听不懂,但是在做题时候我们又总会碰到语法知识,他们又不会,所以也很发愁,所使用的方法就是直接告诉学生语法规则,让他们背会,认为这样他们做题的时候就会了。对于班里的好学生而言,是达到了我们希望的结果,可是对于大部分孩子而言,在做题中会发现掌握情况很不好。比如书上的例子,情态动词can的学习,我们的小学段学生只记住后面+动词原形,但是一做题就会出现错误。程晓堂教授指出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低效的,因为学生没有在真实的语境中感知其意义和用法,对can的认知参与度不够。
其实如何真正有效学习语法,我也是比较困惑的。例如情态动词can的学习,因为我们小学英语课本中有专门学习这一单词的整个单元。这为我们老师创设情境给了建议,书上是班里要举办英语派对这一情境,所以我们老师都会借鉴使用,为派对的举办表演自己的才艺,介绍自己的特长,进而学习can的用法。今天听了朝珠老师的分享,知道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是朝珠老师是在最后又进行了绘本的补充,让学生更好的理解can一词的意义。
3.优化并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
张老师结合王蔷教授对于教学评一体化所提出供老师反思的问题与程晓堂教授提出的问题,这给了我以教学冲击。自己在教学中有没有去思考这些?是否在按照自己“以为”的进行教学?有没有真正站在评价、目标的角度去设计教学?
核心素养如何落地?有学者指出,核心素养的根一定是在课程中。指向核心素养的课不需要华而不实的花架子,而是基于核心素养和学生角度做的有效教学设计。
理论的学习永远只是在拓宽我们的认知,实践的学习才是真正在挖掘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