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给你分享一本书——《定位》,这本书是营销人员的启蒙书,也是营销人员的进阶知识内容。
这本书的作者是杰克·特劳特和艾·里斯,这本书所提出的定位概念,被称为有史以来对美国影响最大的观念。
1
什么是定位
当我们提到定位这个概念的时候,就会有这样一个话题,说到定位是不是已经过时了?那么我们先来去了解一下定位的概念。在企业的竞争当中,企业经营的本质是要获取顾客,那么竞争的战场不是在线上,也不是在线下,而是在用户的心智当中。
我们怎么理解这个概念呢?我们会把日常所需的产品品牌,储存在我们大脑里面,它的存放方式就像是一个Costco超市,里面所有不同系列的产品,全部是精挑细选的。即我们会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产品品牌,只放少数几个在我们大脑里面,这是我们心智运作的机制。
2
如何做有效的定位
在理解定位的概念之后,我再介绍怎么做有效的定位。书本里面提到这几种方式,一种是领导者的定位,它是要首先去占领一个品类的空位,并且要维持它是原创的概念。比方说,当初由广药集团从加多宝的手里拿回来王老吉这个品牌的时候,自己没有工厂,没有渠道,也没有专业人员。但后来王老吉的产品重新上市后,又重新把凉茶的市场份额重新抢了回来。也就是说,在我们用户的心智当中,王老吉它已经牢牢的占据了用户的心智,它代表了原创,代表了凉茶这个品类的代名词。
另一种是跟随者的定位。有两种方式,一是寻找空位,二是抢占空位,就是把别人给挤掉。这里我重点讲一下寻找空位的定位方式。在《定位》这本书里,提到了几个寻找空位的案例,比方说这个高价和低价的策略,比如更高价格的威士忌,更高价格的奔驰车。还有一个是在时间的维度寻找空位的策略,比如晚上服用的感冒药。
3 定位分析模型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当我们从书本里面去理解这些内容的时候,其实是比较困难,因为定位概念是一个系列的梳理,一共有22本书。实际上它的知识体系是分散在不同的书籍里。如果我们从其中一本书看到其中一部分的内容,就很难理解。所以我在这里为你画了一个模型,是一个立体的三维模型。
我来解释一下,这个图的Y轴是层次。层次是从客户的需求角度出发,对应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产品分为产品、服务、体验、社交、成功这五个层级。比方说刚刚提到的更高价格的奔驰车车,它实际上是属于成功的这个层次。它不仅只是一个价格更高而已,更是彰显个人成功的身份。
X轴是产品的维度,如产品的分析维度包括价格、性能、包装、可获得性、生命周期等,有一本书叫做《蓝海战略》,就是按照不同的维度去寻找空间,去设计自己的战略。
结合不同的产品层次,产品、服务、体验、社交、成功,每一个层次的产品,它的维度都有很多要素。
Z轴是场景,比如晚上服用的感冒药,实际就是在时间这个角度做区分的,有白天吃的,也有晚上吃的。另外还可以从空间这个角度区分。比如家里和公司,就属于不同的空间。
以上,我把它称之为“定位的三要素分析模型”,大家可以看到,它是一个立体的空间。
3 定位分析案例
我们一起来使用这个模型,来结合书本里的案例分析。这本书里讲到了三个案例,分别是企业定位,国家定位和产品定位。
3.1企业定位:孟山都
孟山都是一家化学企业,它的定位策略是寻找空位,定位为行业领先,宣传的主题是化学物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有什么益处,从而帮助人们理解化学物质带来的各种好处。从而作为行业代表,引领了行业的发展。在这个案例中,实际上它宣传的不是产品,也不是服务这个产品层级,而是在更高的产品层次这个要素里占据空间。
3.2国家定位:比利时
比利时有一家航空公司想要提高市场份额,当时航空公司的传统战略就是提高餐食和服务的品质。但事实上,即便这个航空公司汇聚了全球的美食,也没有办法去吸引顾客。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人想要去一个不想去的地方。
因此,该航空公司采用了在场景这个要素中,空间的角度上占据空间。当时宣传策略是把比利时这个国家打造成了一个旅游胜地,让大家来比利时这个国家游玩,从而乘坐他们航空公司的交通工具,来提升它的业绩。
3.3产品定位:奶球
奶球产品公司发现,大部分的糖果都不耐吃,小孩好不容易得到的零花钱,买的糖果一下吃完了。所以,就在产品维度这个要素里占据空间。主打奶球产品更加耐吃的产品特性。
好了,通过我的分享,我希望你能够更好地理解定位的概念,同时希望借助定位三要素分析模型,也能够帮助到你如何做出有效的定位。希望我们能够成为朋友,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