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是美国的杰克特劳特Jack Trout和艾里斯AIRies,我阅读的是2017年9月出版的经典重译版。是一本营销策略的书籍。
习惯性拆书导图:
虽然本书有22章之多,但内容比较聚焦,使用了大量的案例解释说明。
无论是做企业、做产品还是个人,定位的道理大同小异,想清楚目标所在,了解目标受众的潜在心智,根据自身优势找准最好是独一无二的第一的定位!
比如,想要做好产品,不能是你想做个什么产品,而是潜在用户需要什么,你当前的产品在潜在用户心中可能是个怎样的已有定位,加以利用,找准角度定位,而不是单纯地、生硬地去挑战用户心中的固有认知中的第一。就像对人的第一印象,所有人都会对产品或企业产生第一印象,而这种潜意识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加以利用就会更加关键和重要。市场的占有率是遵循二八原则的,所以不要盲目地挑战既有的第一,要找空位(个人理解和细分市场的概念类似)。作者是不推崇品牌延伸的,别去搭已有品牌、已有市场的顺风车,因为人都是智能记住一和二,而延伸过多会造成品牌和市场在消费者脑中的混乱,进而失去市场。定位和名字要清洗、简洁。
书中一个小栗子“我们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是:当我们演讲中讲到品牌延伸的风险时,台下没一个人记笔记。然后,等到我们宣布接下来要告诉大家,公司什么时候进行品牌延伸能够成功时,所有人都拿出笔来记。品牌延伸是公司和管理层想做的事情。我们能够理解这种心态,因为这正是定位思维的基础:心智一旦形成认知,难以改变。对于那些认定品牌延伸才是正路的人,很难改变他们的认知。”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每个人都只想听自己想听的!在我的工作中身边也不乏很多类似的案例。无论是培训还是工作中,提及研发的标准流程、技术文档、管理制度等,总有很多人处于“听不到”的状态中,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是自己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体系,对于企业中推行的标准和制度心存质疑,甚至是对推行标准和管理制度本身就存有抵触情绪,自然就不想听、也听不到,无论你讲多少遍,变换多少花样儿。进一步思考:被这种固有的习惯占据心智的人员,真的不可改变么?那又是什么促使形成这样的心智呢?
个人阅读中的一些小感受:书中每个论点都有案例,但案例的严谨性和逻辑性,我个人存疑。毕竟每个人都是只想看到想看的,只能想到想想的,很难避免因为要支持这个论点,虽然案例中有这个现象,但是否是这样的一种逻辑使然呢?另外,书中行文还是有不少反语的,对于我个人而言,觉得在阅读过程中略显不畅。虽然反话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幽默和诙谐,但在某些场合,个人更倾向于好话要好好说。毕竟一个双重否定的句子含义,不一定完全等同于一个肯定句。
总体感受:值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