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钢《精英日课》:一个问题场景+一个解决方案+背后理性思考
我们要不断自己提出假设,但假设不一定都是对的,需要在不断的验证中改进甚至推翻。而我们大多数人会下意识的拒绝自己的假设有可能错误这一想法。
而仅仅提出假设,不做改进,并没有达到培养自己找出答案能力的效果。
从表象到深层进行思考,发现越来越多的影响因素,再寻找规律。
我认为找寻答案的过程与高中地理非常类似
高中地理有一道题是在问:为什么某山的一侧经常有棕熊出没?
答案包括:河流提供鱼作为食物,附近有良好的栖息地,人迹罕至鲜少打扰,山谷风向等因素。
而其中的规律无非“衣食住行”
而纺织厂为何总于钢铁厂比较近?
因为方便工人之间来往,解决婚配问题,降低犯罪率,利于社区环境平稳。
地理中的问题很多都是生活中比较实际的问题,但其实也可以用于在学校或者职场中解决一些虚无缥缈的问题。
这两个答案可以帮助我们关注“用户视角”,发现用户或普通学生所需要的是什么?用户希望物美价廉售后保修,学生希望事情少生活平稳但也要有个人提升渠道。
马斯洛的个人需求层次告诉我们,在生存需要满足的基础上,最高的需求是自我实现。因此良好的企业文化都是在带领员工走向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向。
但与此同时一些企业被人诟病“画大饼”这是因为其只看到了自我实现,并没有看到基本的生存需求。
天赋是否重要?
我认为很重要。
天赋决定了你初始入门的一年以内的上手速度和毕生努力所能达到的上限。
尤其对于体育人来说,在启蒙阶段,有体育天赋的人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拥有远远超出普通人的运动能力。
尽管一些天赋较为普通的人们经过刻苦训练仍然能够达到比较高的体育水准,但其瓶颈期甚至天花板也要出现的比天赋者要早。
不得不说,清北学子的平均智商就是要高于常人,国家队的成员从小就展现了惊人的运动天赋。
但是,
我们大多数人的努力水平,都没有达到展现瓶颈期和天花板的地步。
把天赋这件事放下,努力去做事,要比唉声叹气好一百倍。
2121年,有人发明了一款仪器,把新生儿放在仪器上一测试,就能得知该新生儿的各项天赋数值。社会就把该新生儿按照其最有天赋的方向去培养。
唱歌天赋为80的人会被培养为著名歌手,计算机天赋为73的人会被培养为硅谷的AI工程师,教育天赋86的人会被培养为享誉世界的大教育家。
这一天你出生了,和其他新生儿一样被抱到仪器的软垫上坐着。你对着面前的护士叔叔阿姨笑着,但除你之外的所有人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仪器显示:超光速宇宙机甲驾驶天赋100,引力波炮宇宙战舰指挥天赋100
你是天生的宇宙指挥官,绝无仅有的天才机甲驾驶员。
……
此时的人类,刚刚开始载人登录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