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杜是个有大情怀的人。他的情怀如同雨后的彩虹,五彩斑斓,令人心向往之。然而,这份魅力背后蕴藏的却是说不尽的酸甜苦辣。
(1)年轻时候的老杜,有一种叫豪情万丈的情怀。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时的杜甫豪情万丈,那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跃然纸上。他的理想大抵是做一个建立丰功伟业的伟人,载入史册,甚至彪炳千秋。
二十几岁的杜甫,初出茅庐,浪漫而有激情。年轻意味着资本,意味着更多可能,也同时意味着的涉世未深,理想容易脱离现实,杜甫的理想正像那笼罩于云海之中的泰山一样,是朦胧的,美轮美奂的。
但杜甫的这份情怀是真实且根基深厚的,泰山之巅,这位饱读诗书十余载,游历名川大山行得万里路的年轻才子,雄心如一个火种,才华就是它最好的柴。正是这份豪情,陪伴着他走过了激情燃烧的青年时代。
十年后,而立之年的杜甫为好友李白写下了“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诗如其人,作者杜甫又何尝不“飞扬跋扈为谁雄”?
此时的他,毫不吝啬的赞扬那个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滴仙人,难道不是在赞扬自己的卓尔不群?不是在证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命题?不是在书写自己豪迈的人生情怀?
多年之后,这份豪情被岁月和现实打击的体无完肤,老杜终其一生也不曾出将入相、建功立业,但这份情怀却贯穿了他的一生,如泰山之巅的云海,挥之不去,去之又来,羡煞凡人无数。
(2)那一年的秋,白帝城外,高台之上,老杜极目远眺,思绪万千。
他直抒胸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滚滚的长江,萧萧落木,畅快淋漓。他的心中有一支画笔,涂抹着心中的萧瑟。
如果你读到了他的悲伤,是的。但又不是,悲伤只会浮于纹理,侵入他骨髓的不是悲,而是倔强,更是一种坚韧不拔的情怀。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百病缠身的老杜,忍受着身体的折磨,毅然在这肃杀的秋夜攀上高台。
寒风削切着他那如霜的鬓角和沟壑纵横的脸庞,艰难苦恨固然令人痛楚,然而,痛不正是和快乐相依为命的人生真谛之一吗?痛苦折磨着他的躯体,却也强壮了他的心灵。
“潦倒新停浊酒杯”,一个爱酒甚至嗜酒的人,愿意放下酒杯,让潦倒的身躯得到休养生息,为什么?只因他的心从来没有死,自暴自弃与杜甫这个名字无缘,他要等到“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一天。
一首悲伤的诗,一份悲痛的自述,杜甫给出的答案是:老而弥坚。这份情怀真实而又富有感染力,感染着我们,仿佛对我们说,只要你够坚强,希望永远在前方。
(3)还是在秋天,“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狂风裹挟着刺骨的雨,送来了秋的问候。
那一夜,老杜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嘴唇是青紫的,身体是颤栗的,没有漫天的星空,更谈不上举杯邀明月,有的是寒冷,饥饿,无助,现实生活如此残酷,天下之大,立锥之地不过一间破旧的难以遮风避雨的茅草屋。
面对冰冷的秋雨和刺骨的风,已经被秋夜所笼罩的老杜,身体上缺少了温度,但思想却是极为温暖的。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你很难想象,一个被物质生活折磨的体无完肤的老人,竟然在悲惨的境地里,写出了如此胸怀广博诗句。
这是他真实的心声,因为在那个夜晚,任何虚假的言辞都不会有听众,也不会因此而获得别人的怜悯与安慰。其实,他不需要这些怜悯和慰藉。
假如要去寻求物质上的舒适,并苟且的在乱世生存,那么,老杜可以做到,不过,那就不是老杜,一个大爱于胸中的老杜。
老杜的这份情怀,叫做博爱。
(4)如果你以为老杜是那个天天板着脸,苦大仇深的糟老头,那就大错特错了,老杜的情怀除了愤世嫉俗,除了忧国忧民,怎么少的了那份气定神闲的恬静与惬意。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浊酒数杯,与邻里老翁闲谈,听一听民间传说,以及陈芝烂谷的家常。屋外流水潺潺,群鸥嬉戏,多么美的生活。
此时的老杜,难得一见的好心情,最美的景色永远不是景色本身,而活在人的情怀里,这份如春泥般淳朴的恬静,对于老杜而言,千金不易。
往事越千年,豪迈、坚韧、博爱又不失恬静的老杜,绝不曾想到,在他之后的千年,他的这些情怀像圣火一样得到了传递,不止于一时一刻,不止于一生一世,而是代代流传。只因这些情怀如那明灯,哪里有阴影,哪里就有它的光芒。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位心怀大爱的老人,注定了像王杨卢骆一样,万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