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心:寻找内在之光(一)
上了大学,生活开始有了新的篇章。那一年,我的同班同学给我过了一个生日,这对我来说是意外中的惊喜。在那个特殊的日子,我意识到,即使我不主动付出,也有人会注意到我的存在。那天,我没有哭泣,但内心深处涌动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动。然而,多年的压抑和不安使我不知道如何表达这种新鲜的情感。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那次震感让我突然意识到,生命是如此脆弱,我不能再隐藏自己的情感。在我成长的环境里,我们很少公开表达爱,通常这被视为不合时宜,甚至有求必应的预兆。但我鼓起勇气,第一次对大姨说出了我对她的爱和感激:“我觉得你很好,我很爱你,就是想对你好的那种。”
那一刻,大姨的脸上绽放了温暖的笑容。她的笑意中,我看到了对我几年来性格和变化的理解和认可。那是一个宝贵的瞬间,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欣慰和解脱。终于,我开始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何打开心扉,让爱流淌出来。
在跌跌撞撞的成长路上,我终于迎来了大学毕业的那一天。长久以来,我对世界怀有一种深深的好奇,渴望探索那些书本中描绘的远方。《小故事,大智慧》这本书对我影响颇深,它不仅给予我智慧和启发,更在我最黑暗的时刻提供了光明。这本书成了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灯塔,指引着我走出阴霾。
我身边的许多人常说,对于一个有着如此家庭背景的人来说,能不变成一个报复社会的“坏孩子”已经很不容易了。我想,他们或许说的对。但我总认为,那些曾经的伤害实在太深,太痛了。虽然我有力量承受并走过那些痛苦,但我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因此,我从未想过报复或伤害任何人,我的愿望只是远离那些地方,那些人。
这一阶段的我,开始真正地理解自己的内心和需求。我不再是一个被动地接受命运安排的人,而是一个主动探索世界、寻找自己位置的旅者。我开始相信,不论过去有多么艰难,未来总有无限的可能。我渴望的不仅是物理上的距离,更是心灵上的释放和自由。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总是喜欢替我做决定,即便表面上看似给予了选择的自由。记得有一次,妈妈问我是否喜欢一件绿色棉衣。当我坦诚表达自己更喜欢粉色的时候,她的反应却是愤怒和训斥。在那种情况下,我只能勉强接受她所偏好的那个选择。她的得意和我的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就是我的亲生母亲,从未真正养育过我,只赋予了我生命。她们对我,仿佛了如指掌,却又充满误解。当我生病时,更多的是训斥而不是关心。因此,当我被热水严重烫伤时,我选择了沉默,自己默默承受着痛苦。我深知,我的痛楚对他们来说无足轻重。
我的父母总是将我夹在他们的冲突之中,让我在复杂的家庭关系里挣扎。无论我做出什么选择,似乎总会得罪一方。我只是一个孩子,却不得不学会撒谎来保护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感到了深深的无力和疲惫。
那个时候的我,曾经只想活到25岁。对我来说,生命的漫长变成了一种负担,我担心自己无法坚持下去。我的信仰和能力似乎都无法支撑我走过那段艰难的岁月。我不断地问自己:生而为人,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我所渴望的,不过是一个温暖的家,这难道也只是一种奢望吗?
在我艰难的成长道路上,幸好有大姨作为我的支撑。我们的家虽然简朴,生活节俭,但那正是我和大姨共同的温暖港湾。大姨虽然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她以无比的勤劳和坚韧支撑着这个家。她总是将最好的留给家人,无私地付出,让这个家充满了爱。
她不仅抚养了自己的两个孩子,还无怨无悔地照顾了我和弟弟。在我眼中,她是一个伟大而善良的女性,她的生活完全奉献给了家庭和孩子。她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爱。
即使她年纪已大,但在我心中,她依然是那个让我觉得有必要为这个“家”努力工作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长大,变得有能力回报她的养育之恩。我想让她享受美好的晚年,感受到她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和父母在很多事情上的看法不同。他们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对某些工作持有偏见。但在我看来,任何一份通过劳动获得的收入都值得尊重。大姨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她的辛苦和付出教会了我对生活的尊重和感激。
尽管大姨和妈妈是亲姐妹,但他们的生活却天壤之别。我听说,除了学费由父母支付外,大姨几乎承担了我和弟弟所有的生活费用。她的生活不易,但她从未有任何怨言,始终以最大的爱和耐心照顾着我们。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可能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