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版资治通鉴【1876】老板的六个毛病。2023-03-31

又说:“夸大其词,不切实际的话不必采用(比如德宗信任的裴延龄,就是个满嘴跑火车的大话精),质朴合理的话不必违弃(比如德宗后来罢免柳浑,就是因为他说话太直),言辞拙朴而行事能见效验的人未必愚蠢(比如萧复进谏德宗不要去凤翔,德宗不听,结果第二天就传来凤翔兵变消息),甜言蜜语而以重利引诱的人未必智慧(比如赵赞建议收房产税),都应该据实验证,考虑后果,对谏言是否采纳,只是看它是否有益于国家罢了。”

又说:“陛下说‘最近看奏对论事的,都是道听途说,相互雷同’。臣私底下认为,既然雷同,就是很多人一致的意见,足见代表民意,必有可行之处,也要有敬畏之心,恐怕不宜一概轻侮他们,而不反省采纳。陛下又说‘稍微质问他们,就理屈辞穷’,臣恐怕陛下虽然让他们辞穷,未必让他们理屈,能让他们口服,而未能让他们心服。”

又说:“臣下没有不愿意尽忠的,君王没有不想把国家搞好的。但是,臣下总是苦于君王不能治理国家,君王总是苦于臣下不能进忠。这是为什么呢?是上下两情不通的缘故。臣下都希望君王能了解下面的情况,君王也没有不想了解下情的,然而臣下总是苦于不能上达,君王总是苦于下情难知。这又是为什么呢?是九项弊病不能去除的缘故。所谓九弊,君王有六项,臣下有三条:好胜人,耻闻过,骋辩给,眩聪明,厉威严,恣强愎,这六项,是君王之弊;谄谀,顾望,畏懦,这三条,是臣下之弊。君王好胜,必定喜欢听拍马屁的佞辞,君王耻于听到自己的过错,必定忌讳听到直谏,这样,臣下都谄媚阿谀,顺着皇上旨意说话,而忠实的声音就听不到了。君王能言善辩,驰骋辩辞,必定打断而驳斥谏言。君王喜欢炫耀自己的聪明,必定臆测而怀疑别人是诈伪,这样臣下就会有顾虑而不敢言无不尽,而是察言观色曲意逢迎,为自己求利了。君威严厉,必然不能平易近人。君王刚愎自用,必定不能承认自己错误而接受规劝,如此则臣下畏诺之人,为了逃避罪罚,连合情合理的话也不敢说了。以国家之广大,人民之众多,宫阙之重深,尊卑之限隔,全国人民之中,能亲眼见到皇帝的,亿兆之中也没有一个人;能见到皇帝,还能跟皇帝说上话的,又是千万分之一;幸而得到接见交谈的,又有九弊居于其间,则上下之情很难相通了。上情不通于下,人们就疑惑,下情不通于上,则君王猜疑。猜疑则不能接纳忠诚,疑惑则不能听从命令。忠诚得不到接纳,就会转变为悖逆,命令得不到执行,就会加之以刑罚。臣下悖逆,君上严刑,国家能不败亡吗!战乱的日子多,治平的时代少,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华杉曰:

这里我们重点学习一下老板的六个毛病:

(一)好胜人,喜欢压人一头,显示自己比别人聪明。

(二)耻闻过,耻于听到自己的过失。这样人家就不说了。

(三)骋辩给,能言善辩,还喜欢辩倒下属。那下属敢跟老板提意见已经是莫大的勇气,老板要强词夺理,他当然不敢再说了。只要老板要辩论,一定是老板赢。

(四)眩聪明,炫耀自己聪明。要炫耀自己聪明,就不愿意采纳别人的意见。

(五)厉威严,下级在老板面前本来就有压力,你再绷紧个脸,下级见了你都躲着走,别说给你提意见了。

(六)恣强愎,刚愎自用,不听谏劝。

这六条,主要都是太自我。做老板,一定要做到无我。因为你已经太强势,只有无我,才能让下属得到发挥。而让每一个人得到发挥,正是领导力的根本所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