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传染理论的启示
教师表达合适的情绪是教学中最具主体性和影响力的情感来源,教师的情绪劳动水平影响了教育成效。关于情绪在工作中的作用理论主要有“情感事件原理”认为正性或负性工作情境可作为情感事件,它会影响员工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在上下级关系研究中有两个重要的意义:一是领导可以减轻负性情感事件对员工的反应和业绩的影响;第二领导的行为,包括他们的情绪表达可作为情感事件对员工产生影响。而且,领导能够有意识地操控自己的情绪表达来激发出他们期望获得的员工反应。同样地,教师的情绪劳动对于学生而言也是情感事件,它会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教师有能力减轻负性情绪(如倦怠、厌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也同样可以有意识地操控自己的情绪表达来激发出教师所期望的学生反应,因此,有必要在教资培训中增加情绪劳动的培训内容。
首先,情绪劳动水平与个性特征有关。外向性格和乐观情性的人具有较低的表层行为,较高的深层行为,更倾向于自然表达。具有正性情性的人与组织期望的正性情感表达和负性情感抑制均负相关。责任感强的人会遵从组织的情绪表达规则更真实地表达情感。悲观性格、低责任感、神经质的人具有较高的表层行为,较低的深层行为,且不倾向于自然表达。这是因为,情绪管理能力与外倾型人格正相关与神经质型人格负相关,因此,外倾性与情感的自然表达正相关与表层行为负相关,而神经质正好相反。上述研究结果可作为教师职业筛选的一项参考依据,也可作转化为教师培养内容的一部分,如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等。
其次,情绪劳动水平与情绪智力密切相关,如有研究表明,在情绪劳动中高情绪觉察的员工不会产生低工作投入,而低情绪觉察者会产生低工作投入,能够识别出他人被表面隐藏的真实情绪,对于合理调整自身的行为来说显得非常重要,相应地,我们认为,具备识别他人真实情绪的能力的员工在工作中能够维持高投入和高兴趣,尽管他们表现的情绪不是他们所真实感受的。情绪觉察能力是情绪智力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情绪认知训练、情绪体验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职前教师的情绪觉察能力。情绪劳动水平也属于情绪智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情绪劳动水平就体现在合理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并展示组织所期望的情绪上,因此又涉及到情绪调节能力与情绪表达能力,这些能力均与情绪智力密切相关,相关内容在情绪心理学中均有大量研究。情绪劳动水平与情绪劳动策略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当员工使用表层情绪劳动策略时,情绪状态会低落,而深层情绪劳动则会使情绪高涨,表层情绪劳动与离职正相关。情绪劳动的表层行为与深层行为有显著的区别,可以用于解释情绪劳动的正性结果与负性结果,表层行为与负面结果相联系,如伪善、寡情、去个性化、情绪衰竭、不满意、倦怠等,因为它仅关注表面行为而不关注内心和感受。深层行为关注内在感受的转变,它会产生很多积极的结果,如真实、个人成就感、负性情绪少、工作满意度高等。提高教师的情绪劳动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操作自己情绪的能力,由表层情绪劳动向深层情绪劳动转变,让表情与内心体验相一致,这是情绪智力在情绪劳动中的生动体现。
再次,情绪劳动水平与个体对组织的情绪表现规范的承诺有关。所谓的情绪表现规范就是一种对合适情绪表现的期望,情绪劳动就是一种“恰当表现情绪的行为”(如与情绪表现规范相一致),而不管情绪表现与内在真正的情绪是否有差距。和发展了一个情绪劳动的过程模型,认为情绪表现规范其实是一种员工想尽力达到的工作目标,情绪表现规范对行为的影响程度取决于个体对规则的承诺程度,这暗示着承诺在情绪表现规范与工作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尽管最近的经验表明,情绪表现规范与情绪策略、情绪表现效果相联系,但是如果员工对情绪表现规范不承诺则这种关系就会被削弱。对情绪表现规范的承诺在情感规则理解与表层行为、深层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当对规则的承诺高时,这种关系强而积极,当承诺低时,这种关系就弱。动机在情绪劳动中起重要作用,因为只有个体有所承诺时,规则才能对行为产生影响。
上述研究给教师教育的启示是,首先,要编撰一套全面的《教师情绪表现规范》教材,要让教师从理论上清楚如何对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化处理,学校所期望的教师情绪有哪些类型、分别在什么情境下使用,如何结合教学内容合适地表达情绪等。其次,要让教师对教师情绪表现规范有所承诺,对组织目标有所承诺,高承诺会带来高动机,能加深教师对情感规则的理解,就更有可能采用深层行为,因为深层行为是一种高信念行为,与个体对组织规则的积极感知和对组织的认同感正相关,而表层行为是一种低信念行为,与个体对组织的消极感知正相关。深层行为经过反复练习(练习效应),就能使得深层行为以无意识或少量意识就可以执行,深层行为即可转变为自然情绪表现。的观点与之一致,面向情绪表现规范的情绪管理可能包括一个自动化的过程,因为它练习得如此的熟悉以致于不需要意识努力就可执行,最终形成自动化的或无意识的情绪调控过程——自动调节。将教师的情绪劳动由最初的表层行为(低承诺、低动机),发展成深层行为(高承诺、高动机),最后反复练习形成情绪劳动的自动化调节,那么,教师的自然情绪表现即可与组织期待的情绪相一致,即降低了情绪劳动的强度,也提高了教师情绪表达的真实性,从而提高了教师情绪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