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展信佳~
周信如约而至,如同时光不语却在日复一日地流动,如同我们知道太阳落下,明早一定会升起,如同孩子们每个晨读的身影不可或缺……
中国文化课苏东坡(3与4)
一直跟随诗词的脚步,体验着他黄州的生活。
上周在定惠院看到一只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看到了苏轼那颗倔强不肯随遇而安,坚守自己的内心。
这周我们来到临皋亭,跟着他经历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醒复醉的聚会,听着门童地鼾声如雷,自己却在三更夜被锁在门外的尴尬可爱的瞬间。
林语堂说,他是一个天生的乐天派,果真去吃吗?他的豁达是天然的吗?整首诗上阙叙事,下阕抒怀,让我们看到苏轼如果成为苏东坡,他的心理历程。
面对着江水,
他是“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他是“夜阑风静縠纹平”
他是“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课堂上我们一起品词析句,孩子们回答总是令人喜出望外,这背后是对整个课程的叠加理解,也是日复一日古诗浸染之下的结果,这是孩子们课堂上完成的写作单。
部编版——写作与阅读训练
这周我们完成了《我学会了……》的课堂写作,课前的写作指导尤为重要,我们运用了片段练习的方式,突破重难点,聚焦困难——解决——心情。三个角度用准确的形容去细化自己的学习过程。
有了这样的工具和扶手,孩子们完成的很顺利,400字的写作字数,轻松达标。下周按照惯例我们会进行写作讲评课。
阅读训练——《俗世奇人》
结合这个学期的阅读书《俗世奇人》,我们重点聚焦关注人物篇的理解,同时作者冯骥才精炼传别具一格的写作风格,也是孩子们对人物写作的是无形中的学习,同步也在推动孩子们的对这本书的更深层次的阅读。
这样的阅读训练,和现有的阅读题相比,还是颇有难度。我们挑选了《俗世奇人》中《青云楼主》、《泥人张》、《好嘴杨巴》这三篇文章进行拓展阅读。采用共读的方式,一起讨论冯骥才先生如何运用语言、动作等方法来刻画人物。孩子们勾画、批注,来体会语言的魅力。
下一步,我们将运用学到的语文大概念,写一写身边的一个人物,进行知识的迁移。
班级生活
充分利用周日的时间,我们梳理班级一周的情况,利用集体的力量不断去推动班级走向更加良性的循环。
不在楼道追逐打闹!!!
这里既有劳逸结合的轻松也有规则和底线的守护。
生日课程是我们班级独有的,这一天小寿星被爱和肯定包围,黑板布置,全班舞蹈歌声祝福,邀请好朋友拍照,老师赠诗,同学赠诗,全班合影,这一次我们还加入了一个“惊喜”环节,那就是父母送祝福。
现在还记得那天在班会的时候,
一个孩子提议:
老师我们的班规里,还缺一个友爱。
是的,
安全是底线,尊重是相互的,学习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重要的事,而友爱是额外的奖赏,也是一个优秀班级在共同生活学习中形成一种自然的美好,而不是被要求的规则。
每一天都是礼物,每一节课都有挑战和成长。
学期末临近,让我们共同期待孩子们在新的一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祝您周末愉快!
你们的教育伙伴:小林老师
2025.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