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辞: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一个多月来,经常会想起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与之同来的,是我满眼的泪水,还有韩涵微语老师模糊的身影,她就是那只顽强的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着: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我与韩涵微语老师同在竹桃苑文学社团,可谓老相识,但并不熟,只知道她是位中学教师,因为韩老师除了发文、值班在群里冒泡,平日里鲜少会参与我们撩起的或咸或淡的话题讨论。
虽是如此,对韩老师一向是佩服的,因为只要她发文,那一天的最佳美文、最佳推荐语几乎不会花落旁家。只要她值班,必定把那一天的所有文章从思想到结构,从文笔到字词标点规范,“文”无巨细,评点一番。
当然,这些不足以让我感动得奋笔疾书。促使我按捺不住的感动来自于去年岁末……
彼时,我正在数月的迷茫中痛苦着,中止了大半年的日更,停下了早已生厌的互动,每天抱着十多万权重,100点足足的能量睡大觉。然而闭上眼睛,心里却翻江倒海平静不下来,一遍遍追问自己的初心。
写下的文字,除了仍旧是自己真实意思的表达,是发自内心想要表达的,只剩下文友间的“吹捧”,换取一点儿钻贝的价值。每日里为更文、互动,更是把自己折腾得精疲力尽。这,绝不是我的初心。
当初的简书,是多么纯粹美好啊!我们会为文章被专题收录而喜笑颜开,会因文章被推首页兴奋地发红包,更会一遍遍盯着读者真挚的留言,为自己文字的价值与意义生出祟高感——那时自己的文字,会有熟悉的、不熟悉的读者发自本心地点赞、评论、赞赏。
说起来,文字只是一点一横一撇一捺的组合,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然而,盯着这些白底上的黑字,我们可以欣赏春花秋月夏蝉冬雪之美,感受滚滚历史长河中刀光剑影的残酷,体验如尘埃一般的我们自己的喜怒哀乐。
它们可以组成干货,增长才智;也可以熬成鸡汤,抚慰灵魂;可以是枪、是刀,捍卫权利,更可以是太阳、是月亮,撒播温暖与希望。它包罗万象,又无所不能,我是那么得爱它!
可现在,自己不自觉地被钻贝绑架了。为完成互动任务,像个机器人,闭眼点赞、复制粘贴留言、为几分钻贝机械地、深厌其烦地敲上几十遍密码。不说吸收不到任何有益的营养,后期甚至如厌食般看都不愿再看一眼。
瞅着自己文下红殷殷的钻石,说得过去的数字,没有半点喜悦。我扪心自问:这,是我想要的吗?划到文末,整齐划一的赞赏人,无二般的留言人,如我一般为完成任务或是复制粘贴或是千篇一律恭维的留言。这,是我想要的吗?
我努力想寻出一个陌生人,一条让自己眼前一亮的留言,徒劳无功。甚至我们竹桃苑的宝宝们,说要“一群人,一辈子”,对文字无比虔诚的宝宝们,也不见了踪迹。他们也冷了心,停笔的停笔,转战它方的转战它方……我,何去何从?
就在苦闷彷徨之际,韩老师像一道光,闪现我眼前。她与朋友是老酒、 瑾字翁、 王大珊 等文友也痛心于此,决心尽己所能,重振文字的力量——“为读者找好文,为好文找读者”。我心头一热,“终于找到组织了!”“我,并不孤独!”喜不自禁,欣然加入。
从此与韩老师亲密接触起来。每天耳濡目染,她的高能,她的高效,让我叹服;她的坚守,她的认真,让我敬佩。更是感动于她为“文字之光”发光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感动于她强烈的完美主义追求,感动于经她素手淡描过的一篇篇精选美文,感动于每一篇她深度剖析如散文诗一般精彩的点评……
写作平台,内容为魂。韩老师牢牢把紧内容这道关口,宁缺勿滥。《文字之光》专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纯文学爱好者,成为ta们每日必看、首看的专题。
不是看到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看到希望。在团队成员和众多文学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文字之光”精选文章取得可喜的成绩,成功迈进二十强、十强榜单。真正的读者终于对榜单不至于太失望,而作品有真正的知音、有积极、正向的反馈,无疑是对作者最高的奖赏。
韩老师说,“我只是一个写者,即便是微语,我也要发声;即便是微光,我也要前行。我相信,多一米微光,就会少一方黑暗。”
韩老师这束微光,终于吸引点点散落的微光,聚微成炬,在暗夜里奔腾着璀璨的烈焰,引领方向,唤醒旧梦,点燃希望。我嘴角上扬,心生温暖,觉得自己又活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