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教室里的图书角在家委会的组织下建立起来啦!有书的教室顿时被一股文化气息包围,感觉高大上了很多——书香熏陶下的孩子自然会沾满书香气息。太阳花们的幸福生活正在节节高。
早上上了一节公开课《精卫填海》。因为有很多老师听课,太阳花们个个精神抖擞注意力特集中——这是我特别喜欢有老师听课的原因。课没有准备的是家常课,只不过是在电脑里播放而不是在显示器上罢了。在老师们参与下,那些“不法分子”却成为课上最耀眼的那颗星——非但没有小动作,而且回答问题100%,占据了“风头”。课伊始,磊磊便进入了情景:“为什么女娃化身为精卫鸟而不是牛、养呢?”很欣赏虎头虎脑的他提问了胡头虎脑的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路大开。虽然带偏了我的课但是很肯定他的善于思考。随后他又连续回答了几个问题创造了一节课回答问题最多的记录。祺祺算是“人来疯”了。一向“内敛”的他一节课都没有回音,这节课连连突破,甚至比磊磊回答问题还多——如果如此比这学何来家长的担忧啊!小耿、泽泽抢答是常态,但是一节课不做小动作却是“不正常”的。高度集中下,两个孩子接二连三的抢答也展示了自己“帅气”的一面。
课成不成功不看老师设计的多精彩而是看孩子的参与度。我不觉得我上的多好而是看到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回答倍感欣慰。《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中提到儿童行为心理学家戈登•诺伊费尔德博士,通过40余年研究发现:父母看到的是孩子逆反、攻击、欺凌等行为问题,但却并未看见行为隐藏下的内心渴求、方向迷失。内心意愿被深藏、被漠视,得不到精准回应,孩子就会迷失,也会疏远与父母的关系,而这使得父母更无从看见孩子。这几个是我第一节课上认识的孩子,他们聪明、活泼却管不住自己,甚至令家长头疼。我也是特别关注这几个孩子的课堂表现,甚至用“换桌”、“抄写课文”进行“奖励性惩罚”,好像效果甚微。这就是心理学家说的“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是孩子内心世界的缺失导致了求看见、求关注。是不是借助课题来发现孩子是我近期思考的问题。
下午,夜来香开了四朵。抢在孩子们之前发现又吸引来了诸多目光——四朵花,一群孩子成为夜来香绽放的庆典,为新花朵的绽放更是为新生命找到归宿的庆典——孩子需要被看见,花朵也需要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