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和智叟谁更固执· 4月1日疫情日记

image

今天重读《愚公移山》,抛开了精神意志和修辞文法,只谈固执。

但凡我们提到固执这个词,一般是用在别人身上的,好像很少有人会说:我这个人太固执了。更习惯性的用法是:我这个比较执着,我们要追求初心吗。

《愚公移山》这篇寓言故事,为我们塑造了两个极端固执的角色,一个是不顾一切也要“毕力平险,指通豫南”的愚公,一个是阻止愚公移山的“智叟”。作者要突出愚公的英雄气概,就借了愚公之口讽刺智叟是“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读到这里时,我就笑了。到底是愚公更固执,还是智叟更固执呢?

智叟从现实着眼,以边际收益来衡量,认为愚公已是风烛残年,以这样连山上草石都无法撼动的微弱力量岂能移走两座大山?这是自不量力且愚钝可笑的行为。

而愚公则着眼于未可知的未来,自己死了,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在子孙万代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移走这两座大山,因为人是可以不断生长传递的,而山的高度是有界限的。以无限的生命投身于有限的开凿中,必然有穷尽的一天。

我们换个思考方式,把愚公和智叟的较量类比为两个投资者,这样就很清晰了。一个人投资于相当长期的以个体生命未可知的项目。另外一个人则着眼于眼前,以边际收益为权衡标准。这样的比较,我们不能说谁对谁错,谁更固执。因为,在任何一个人的思考框架里,都是有绝对令人信服的逻辑。

所以,当我们认为别人固执的时候,很可能是我们自己也很固执,我们看似相同的两个大脑,实则运行了两种不同的思考体系。毕竟在每个的观念里,总会去坚守一些东西,比如思考方式,处理问题的原则,看待问题的角度。

然而,原则是一个人生存在世界必须坚持的东西,也是会随着情况改变需要不断修正的东西。我们的大脑天生是阻碍改变的,所以我们无法真正看清原有的原则是否真的适合新的情况。

在人的一生中,可能在某一个时段是一个愚公,在另一个时段又变身为一个智叟。甚至,刚才还希望自己是愚公,看到别人的眼神和现实的冷酷又缩回了智叟的心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角色只是顺从愚公的子孙,或者尽管会产生质疑,而后又默默行动起来的妻子。

在文章里,并没有隐含的一个条件是:现实社会里,大多数人的共识是和智叟一致的。文章只是衬托了跟随愚公的一大批人群,省略了更多的反对者。现实社会里,愚公和智叟竞争的就是二者共识的角逐。谁的共识占据多数,谁就成为胜出者和主流。

我们做个游戏吧,看看你是愚公还是智者,或者是妻子和子孙,而你行动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目标瞭望台 1.结合注释,读懂课文,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2.学习通过对话描写人物的方法。 【背景资料】 列子,名...
    _7fa阅读 1,012评论 0 1
  •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
    绝影很优秀Yes阅读 1,495评论 0 1
  • 愚公移山的故事相信有许多人都听说过,知道其中的愚公精神和智叟的小聪明是一个鲜明的对比。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形成...
    Sencer阅读 764评论 0 4
  • 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乃众所周知。 下文在此 当河曲智叟知道愚公想要移山,并早已做好充分的准备。...
    轻玖阅读 15,388评论 4 15
  • 持续精进 36/42 热爱生活的伟刚啦 成功日志 1.早起群打卡,钉钉疫情打卡 2.健身——踮起脚尖步行30分钟+...
    热爱生活的伟刚阅读 33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