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我来说,这两年,在社交这件事上,我最大的进步就是:与内心那个偶尔不想社交的小孩和解,不再用某种单一的社交状态去要求自己,不求社交多牛,但求做到社交自洽。
若是遇到不得不去社交的紧绷场合,即便再倦怠,也会鼓励自己做一个得体的成年人。说一些得体的话,做一些让对方舒心的事,呈现出一种很好的状态。我以前很讨厌这种情境下的自己,总觉得这部分自己很虚伪,明明不喜欢做这件事,还非强迫自己去做。这两年,也做到了与自己和解。不因这种行为而不耻,也不再特别排斥做这件事。既然,有些事做了,会让对方舒服一点;有些话说了,会让对方开心点;有部分自己的角色,扮演好了,会让我的工作、学习、生活过得稍容易些,那便去做呀。我们做这些事也不是取悦对方,而是为了取悦自己。再者说了,又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需要我做这件事,那便把那部分事项当成自己的一份工作,置身“工作情景”就去做。反正总有“下班”的那刻,“下班”后的人生,才是我真正的人生。
偶尔的偶尔,需要一些必要社交,就尽量与那些我们感兴趣的人去交流,给足自己新鲜感。就如,曾有一次,集体出去游玩,我去得比较晚,踏进大巴车时,很多人已经坐好了。也有很熟悉的朋友在场,但我并未选择坐在熟悉朋友身边,而是问了那个平日我就很感兴趣、但一直无机会进行交流的女生旁边座位有人否,无人,我便坐了过去。路程一小时,我们聊八卦,聊未来规划,也聊生活,甚是愉快。在那个瞬间觉着,偶尔走出舒适圈,与平日不熟悉的人交流一番,了解一下不熟悉的人的生活与习性,也是一种很奇妙很不错的体验。
若某段时间,社交倦怠,不想跟任何人深度社交,那便愉快地独处着。早上起来搞搞运动,运动完吃顿自己想吃的早餐,白天干干活,搞搞事业。搞累了,或是那几天并没有多么忙,也能允许自己舒服地躺平片刻。或躺在床上,或窝在沙发、椅子上,搞点零食,找一部喜欢的电视剧或电影,看看剧,翻几页书。亦或是,不为什么的刷刷微博,看看网页,打打游戏也可以。晚上给自己整一顿不考虑卡路里的美食,喝瓶啤酒,或是喝点冰气泡水,吃饱喝足,犒劳一下自己的精神和肉体。也不去担心此状态时间长了会玩物丧志,内心很清楚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就像社交腻了想逃一样,玩久了也会腻,到时你自会又主动忙起来。
没什么特别的建议,只一句:社交倦怠是正常心理,不要太把这件事当回事。想交朋友了,就开开心心与人交流;不想与人交流的日子,就过好自己的生活。
可以喜欢热闹,也可以选择独处。重要的是,在做这些事时,我们的内心是真正平静与安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