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谁是"罪魁祸首“
我和小志之间的良好沟通就建立起来了,一切也就有了可能。
这为孩子将在我这度过的这个快乐又充满期待的暑假我充满了信心。
接下来,我简单说一下小越的家庭。至少让我们了解了坐在我们面前,为什么身体不停的摇晃,为什么不能静下来看着你的眼睛跟说话小志的家庭环境是如何的。
小志是天生就是多动症,能力不足的孩子呢,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诱发导致,而让他的表现更加凸显的呢?找到原因,才能更地好对症下药。
小志一家是南方人。在小志刚刚出生不到一岁的时候,全家从南方来到了山东。南方人的能吃苦耐劳那是出了名的。小志的父母也不例外。来山东的时候,父母带着大不了几岁的姐姐,因为没有能力再带上俩不到一岁的孩子,双胞胎的哥哥小强就留在南方,由奶奶看着。只带着小志和大几岁的姐姐来到了山东打拼。
后来,我跟小志妈妈说哥俩情况的时候就感慨,可能这也许就是小强的幸运。不用和小志一样,因为你们初来这里谋生的压力与不易而争吵甚至大打出手,惊吓了孩子。小强跟着奶奶,至少过得是无限宽松且被溺爱照顾,由着孩子性子来成长的环境。这也是为什么,小强如今脾气急,除了对小志被要无限的容忍和相让而心怀委屈,也因为长期没有在没有约束的成长环境里,小志变得不懂得让人,自我,要强,不服管教,这或许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两口子带着两个孩子,来北方打拼确实是不容易,所以,那个时候一家过得就比较辛苦。妈妈在家里照看俩孩子和做家务,爸爸在外打工。生活确实不容易,因为这个原因,小志的爸爸经常喝了酒之后就跟小越妈妈吵架,吵架的时候急了就会动手,每次动手,小志就吓得就蹲了一个墙角里头,哭喊着抱着头发抖。
次数多了,时间久了,就是慢慢的,小志妈妈发现,只要吵架,爸爸动手,小志开始是发抖,然后就是会抽风,而且抽的次数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一看孩子抽风 ,俩人也会因此中断争吵和动手,好象那是唯一能让战争暂停的方式,一按,世界就会暂时安静了。也因为孩子还小,这事一时半会也看不到什么更严重的后果,或者可以说,因为生活不易,孩子当时的情况并没有引起夫妻更多的关注。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孩子上幼儿园。还没有上了几天,老师就找他们了,说孩子上课注意力特别不集中,这还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在班里总是惹别的孩子,即使别的孩子没有跟他说话,没有惹他,他也先是去惹别人,上课呢,小动作特别多,坐不住,然后容易生气,容易兴奋。。。折腾的老师没法上课
好在那是在幼儿园,虽然几乎有天天告状心烦,但好在晚上接回家并没有具体的学习任务,在老师找了好多次以后,小志父母就再带孩子上医院去检查,医生就说,孩子小,这是多动症,可以吃点药试试,然后在家多陪陪孩子,孩子大些就好了!
就这样,一直到了孩子上小学之后。孩子越大,问题越明显,破坏力也越大,上学几天,老师已经找了八回,相同的问题,但是造成的后果严重,直接影响到老师没法上班了!说也不听,批评也无所谓,拉不动,拖不了,课堂上不好好听课还总戳别的孩子。
这时候你想想在一个班里头四五十个孩子,老师除了管理所有孩子,还得按课程进度讲课,是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天天去跟这样的孩子折腾,浪费时间。这跟老师的耐心和爱心没关系,再好的老师,再有耐心和爱心,全班的孩子怎么办,孩子的课程怎么办?这是现实问题。
老师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花在小志身上,这也跟老师有没有责任心,称不称职也不关系。所以最好的处理方法,老师会把孩子放到最后一张桌,告诉孩子你可以不听课,不学习,但是不能捣乱。再捣乱就直接在教室外站着。
越是这样的时候,孩子在后面就更手舞足蹈,更捣乱,因为所有的孩子都会嘲笑他,都会说他,甚至下了课,也会惹他,这样弄的小志,更被孤立,被嘲笑看不起,他就越害怕,越自卑,越会制造出动静来引起孩子和老师的注意。最起码老师的批评也是一种存在感呀!
老师们对小志的评价,基本就是上课不好好听,捣乱,不听话,多动症,学习很差,还妨碍他们正常上课!
虽然学校里的老师都很头疼他,但是,也没有其更好的办法,总不至于把孩子撵回家,不让上学了。
小志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在这个老师指责批评,那个老师嫌弃中,在孩子们的嘲笑中,带着这些标签,他的多动症表现的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难以控制。
三分钟的恐吓加三分钟的安静。是的,不用谈学习,哪有学习什么事。能安稳地听课,已经是不容易了。
在我看来,这是不是已经形成了遇到指责、嘲笑、伤害时,小志就启动了自我保护应激反应,而越发的好动呢,要引起别人的注意,让别人可以不再注意他的学习如何,他的成绩如何。
而放学回到家,这种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