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德军进驻莱茵区(二)
希特勒从军备计划中获益良多,但他并未公开启动它。由于坦克、毒气、飞机及U型潜艇这些进攻性武器受到禁止,德军对这类武器的训练不得不秘密进行。20世纪20年代,德国与苏联达成秘密协议。根据协议,德国军官与苏联红军进行了联合训练。
1927年年初,监视《凡尔赛条约》执行情况的盟国控制委员会撤离德国。几乎同时,魏玛政府就加强了在德国境内进行新武器设计试验以及部队训练的工作。部队训练以及人员扩充一切进展顺利,但是希特勒知道,他的海军舰队、陆军师以及空军飞行中队需要武器。这些武器得由德国的工业心脏━萨尔和莱茵兰地区来提供,而这两个地区自从1918年以来一直被盟国军队占领,直到之前不久才撤离,但仍为非军事区,且根据条约不受德国控制。
1935年1月,希特勒通过一次公民投票行动收回了对萨尔的控制权。在这次有预谋的公投中,他赢得了胜利。作为既成事实,他向世界宣布德国恢复对萨尔的控制,对此各国都没有太多的兴趣和怀疑。
得寸进尺,1936年3月,希特勒决定试探性地向莱茵兰地区派出军队,试探英国和法国将会作出何种反应。而英法给出的逃避责任的合理化解释是“他毕竟只是在自己的后花园中散步而已”。如果说希特勒的野心是使世界后来陷入冲突的主要原因,那么其他欧洲领导人的胆小怕事和目光短浅则是主要的推动因素。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战败投降而告终。根据洛迦诺公约规定,德国西部与法国接壤的一大片土地━莱茵区必须确立为非军事区,德国只拥有这片领土的民政权,永不得派遣军队进驻。
纳粹德国不甘心处于它的战败国地位。它处心积虑要实现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收回”莱茵区,使德国完全从战败国的地位上解脱出来。但洛迦诺条约规定,莱茵区的中立地位应由法国负责监督和保护,法国有权采取军事行动制止德国军队进入莱茵区。当时新败不久的德国不管是国力和军力与法国相比,相差甚远。即便是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大力扩军备战,但直到1936年初,由于受到战败国条款的种种限制。德国的军事力量仍然远不如法国。在这种情况下急于“收复”莱茵区,无疑是冒有极大风险的政治、军事赌博。希特勒很明白这一点。
然而希特勒在偷偷地观察着。他两手抓着复活军国主义,一双眼睛却斜睨着法国、英国,捉摸它们的反应。而法国人好像只管自己的狂欢,英国人也好像只顾品味自己的雪茄,对希特勒的扩军备战采取绥靖、放任态度。希特勒看准了。对方在心理上是软弱的。他的胆子大了。从1935年开始,他就多次正式在纳粹党内提出进军莱茵区的建议。
这个建议立即遭至多数纳粹党徒的反对,他们担心这会引起法国的军事干涉,妨碍纳粹的“长远发展”。
“这不行!这简直是在做一场毫无把握的赌博。”纳粹党徒们说。
希特勒上唇的胡子动了动,却没说出声来。他心中在说:“是的!这是赌博。你们这群胆小鬼看着,我会赌赢的。”
“你们看着,我下赌注了。”希特勒在心中说。
如果希特勒赌赢了,德国不仅赢得了胜利,希特勒本人将更赢得纳粹党徒们甚至全国人民和军队的崇拜。
1936年3月1日,希特勒不顾纳粹将领的一再反对,决然下令进军莱茵区。希特勒以他极富煽动性的尖锐声调宣布:“不能再忍受这样的耻辱了。进军莱茵区。如果法国竟然因此出兵同我们作战的话,那么我们保留一切反措施的权力!”
“反措施”是什么呢?希特勒高声叫嚷着:“那就是战斗!”
然而希特勒明白,所有的德国将军也清楚弱小的德军不敢同法国作战。战后在纽伦堡审判法庭上,纳粹战犯勃鲁姆堡将军曾追述当时希特勒唯一能采取的“反措施”是什么时:“一旦法国军队出动,德国军队就赶紧从莱茵区开回来。这只是场赌博。”
是的,这是一场将可能赢得巨额筹码的赌博。而且轮盘已经转动起来,只能赌下去。
3月7日晨,三个营的德军象征性地越过莱茵河大桥开入非军事区。上午10时,希特勒照会法、英、意大利政府,要求废除“奴役德国的洛迦诺公约”。
轮盘越转越快。希特勒紧张地注视着法国的动静。
咬紧牙关挺下去,希特勒竟然成功了。
希特勒的照会引起法、英、意的强烈抗议。法国政府立即向国际联盟提出了德国人的违约行动,声称“洛迦诺公约的神圣性和莱茵区的非军事化地位是不容破坏的”。
法国的声明极为严厉。希特勒开始紧张起来。而德国将军们吓坏了,国防部长勃鲁姆堡立即下令除了已进入莱茵区的三个营外,其余部队停止前进。接着他要求希特勒把已经进入的三个营立即撤回来。约德尔将军也说“必须赶快撤退,趁法国人冲进莱茵区把我们打得落花流水之前……”。
希特勒脸色苍白,面颊在神经质地抽搐。这是决定性的时刻,是撤下来,还是赌下去。他望着面前的几位将军,将军们的脸色难看,一副大难临头的样子。希特勒开始动摇了,他终于下定决心撤退。
可是他突然又改变了主意。他责怪自己的意志怎么会被一群懦弱的将军们左右。撤下来,那意味着什么?他个人的威信,纳粹德国的未来目标……?
他的脸色更苍白了,尖着嗓子喊:“不!再支持一下,我们和他们眼睛瞪着眼睛,看看谁先眨一下!”这是在3月7日,柏林纳粹党总部。
接下来是紧张的沉默。双方睁大眼睛对视着。
终于,法国人顺下了眼皮,它没有行动。
法国政府是曾要求过法军参谋部采取行动,但法国军人已经显得不愿作战。参谋总长甘末林将军说:“一个战斗行动,不论多么有限,都可能招致无法预料的后果。如果政府决心颁布总动员令来显示战斗决心,那么我立刻向莱茵区进军。”
但是法国政府同样没有这个战斗决心。
甘末林象征性地向法、德边境的马奇诺防线增派了十个师。这仅仅是在法国境内的行动。但即便是这样的行动,也一度吓坏了勃鲁姆堡,他极度紧张地望着希特勒。
希特勒强自镇静着,观察法国的进一步反应。可是法国再也没有强硬的反应。
到3月9日,希特勒几乎完全放心了。他的胆子壮起来,下令德军继续进入莱茵区。
冒险在继续进行下去。为策略计,德军参谋总长贝克将车要求希特勒发表声明,保证德国不会在莱茵区建立防御工事,以缓和法国和英国的情绪。
希特勒断然拒绝贝克将军的建议。他高声叫喊着:“不!这不是我希特勒做的!”
事实证明法国人不会有动静。这个民族自拿破仑以后就不喜欢打仗了。哪怕它有把握打一场胜仗。它只不停地“谴责”而已。英国也同样不停地“谴责”,但没有任何军事行出。
希特勒说过:“一个只懂得抗议的国家,是没有骨头的国家。”英法就只会“谴责”!
希特勒赢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收复”莱茵区的事实已经被国际公认。
希特勒强进莱茵区冒险取胜的意义极其重大,德国由此完全摆脱战败国的地位和洛迦诺公约的限制,希特勒由此确立了在德国人民和军队的绝对领导和支配地位。接着德国便急剧扩军,无所顾忌地发展军火工业,仅仅两年时间,德国的军事实力就超过了英法。
但是当时的希特勒:“在进军莱茵区之后的48小时内,是我一生中最紧张最痛苦的时刻,如果法国人也开进来,我们就只有夹着尾巴撤退。因为当时德国那一点可怜的军事力量,即使稍作抵抗也是不够的!”
历史没有如果,希特勒没有成为笑话!进军莱茵区三年后,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