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昨天去肉店买排骨,刚到门口就瞥见个老阿姨,正守着三轮车卖白糯玉米。车斗里堆得冒尖,嫩白的玉米裹着厚厚的绿衣,看着就甜。那会儿正是早市最热闹的时候,一圈老人围着挑拣,你一言我一语地夸:“你这玉米糯得很!”“上次买的煮出来甜津津的。”
我心里一动——这可是女儿最爱的。本来还打算买完排骨去菜市场找,这下倒省了事。看这光景,多半是回头客,味道定然不差。我也凑过去,刚蹲下身,就见旁边两位阿姨正对着杆秤犯愁。
卖玉米的老阿姨手里攥着杆秤,黄铜嵌的星点在晨光里闪,可她眯着眼瞅了又瞅,指节都按酸了,才小声说:“2斤7两。”买玉米的阿姨接过秤,把眼睛凑得更近,半天直起身:“不对哦,是2斤5两。”两人你指我看,杆秤在手里转了好几圈,急得老阿姨额角都沁了汗。
“我来看看?”我接过秤,秤星在晨光里看得分明,“确实是2斤7两呢。”买玉米的阿姨点点头,又问价。老阿姨捏着衣角,嘴唇动了半天:“一斤5块5,两斤七两……两斤七两……”我掏出手机,按出“2.7×5.5=14.85”,递过去:“阿姨,给15块吧,老姨这么大年纪,一早出来也不容易。”阿姨笑着掏钱:“给你赢啦!”老阿姨接了钱,眉梢都翘起来:“好好好!”
这下可好,周围的人见我会算账,都笑着喊:“阿妹,帮我也算算!”老阿姨更是拉着我的袖子,眼里满是恳求:“阿妹,再帮衬帮衬?”我本是赶时间的,可看着她沾着泥土的手,还有车斗里待售的玉米,终究是没挪动脚。
帮着算到日头稍高些,一三轮车玉米竟见了底——好的被挑走了,带点小斑的也被熟客笑着包圆了。我自己挑了4个,老阿姨秤了秤,说:“一斤多,给5块就好。”我扫了10块,她非要找零,我摆摆手:“您早点回家歇着。”
看着她蹬着空车,背影在晨光里越来越小,车铃铛偶尔响一声,心里竟熨帖得很。其实不止今天,黄昏散步时撞见摆地摊的老人,总忍不住多买些。他们的菜带着露水,果子沾着泥土,挣的是辛苦钱,盼的不过是早一刻收摊,踩着夕阳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