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笔,意思是为当权者隐瞒、曲折历史的真相。
这是门极为深刻的艺术。
低级的曲笔,就是直接抹去故事,啥都不说。
这种方法很拙劣,一来,作者违背史家秉笔直书的传统,若是没什么其他贡献,多半会被后世文人们黑到死。二来非但没能为领导遮丑,反而越抹越黑,叙事缺少一块,逻辑就会不通,后人就会好奇,就有人会解释,如此一来,欲盖弥彰。
一、当然是选择原谅她。
绿帽梗谁都会玩,但这顶绿帽是从什么时候传下来的,未必有很多人知道。
翻开孔子编修的春秋,大家可以找到这样五个字,叫“崔杼弑其君”。这是什么意思?很简单,一个叫崔杼的家伙杀了他的国君。孔子并没有用很多的笔墨描写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叙事一贯地简要,五个字,这年,这个家伙把他的国王杀了。
单单从这样几个字,一个邪恶,阴谋的大臣,一个在权欲斗争中失败的国王,一下子把崔杼先生推向了反面形象。多年后某场戏剧似乎又多了个白脸,某场电影又多了个老谋深算的反派。
但我们的崔杼先生,其实是正是发明绿帽梗的一个可怜人啊!
春秋字太少,左丘明才因此为他做传,这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左传。左先生一五一十地把“崔杼弑其君”扩写成了这个绿色的故事。
崔杵是是齐国重臣,有个叫棠姜的老婆,很是漂亮。当时的齐国国君是齐庄公,见色起意,经常趁崔杼不在家,去崔先生家和棠姜私通。按道理说这是一件不能摆上台面的事,但是庄公操作很溜,把崔先生放在床边的帽子带走作为纪念,然后赏给其他人。
有大臣说,老大,你拿人家帽子这样做是不是有些不好?庄公继续装逼,哦这顶帽子是绿色的,齐国这么大,绿帽子不知道有多少顶,你怎么知道这是崔家的帽子。
崔杼非常愤怒。
这天得知崔杼不在家,庄公又来崔家幽会,进门拍着柱子唱“给你唱情歌,看最美的烟火”。结果门突然一关,几十个家丁一拥而上,庄公就这样化作了烟火。
这样一看,庄公过错在先,孔子只抓住了崔杼弑君这一点,绿帽只字不提,似乎有点不太公正。
但是孔子写春秋,有重要的一点是“为尊者讳”,也就是避免说老大的坏话。儒家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大家各安本分。在孔子看来,相比于老大给小弟戴绿帽子,小弟杀老大的过错更大。为了维护老大庄公的脸面,这段历史就只留下了五个字。
二、和好如初
孔子的曲笔,是曲笔的低级形式,你拍领导的马屁,直接无视掉领导的缺点,坏处一个字不提,一个劲地为领导说话,容易为人不齿。
这一点上,左丘明做得就相对更好。
甄嬛传最后一集,皇帝对太后提到郑伯克段于鄢的典故,暗示甄嬛的亲儿子是皇权的不稳定因素,甄嬛欣然让六子入嗣旁支,故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郑伯克段于鄢” 的典故,在各大影视剧中出现过不下百次,他也来自孔子的春秋。还是一万八千字的春秋的第一段,正如大家背单词表都记得第一个abandon一样,这个典故同样为人熟知。
同样的,孔子只写了这六个字,具体情况还是要请左先生来解释。
郑武公老婆武姜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出生时难产,把武姜折腾得要死,古人取名简单粗暴,就叫他寤生(难产的意思),二儿子叫段。武姜看着大儿子都觉得疼,特别喜欢小儿子。大儿子寤生和武姜的关系一直不好。
但是郑国国君的位置肯定是大儿子继承,这天郑武公死了,大儿子寤生继位,他妈武姜一改往日的恶劣态度,跑过来,拉着寤生的手。
“儿啊,你当老大了,你弟弟段怎么办呐?要不你封一块给他吧。”
“肯定的,老娘,你说封哪里给他?”
“我看,把北京封给他就好。”
寤生心里有一万个MMP,但是又不好发作,只能说。
“老爸说了,这不行的。”
“北京不行,你就把上海封给他。”
寤生心中有一万个张学友在怒吼,表示还是表示不行。
武姜火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就是想杀你弟弟,我没有你这个儿子。
寤生能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啊,老妈在这儿寻死觅活地,好好好,封封封!
小儿子段到了封地,马上开始经营造反事业,老妈武姜留在京城,给小儿子通风报信。
寤生是什么人?寤生就是后来成为春秋五霸的郑庄公,这点小把戏还看不出来?没几日小儿子段造反,大儿子带着兵在鄢这儿把他愚蠢的欧豆豆杀掉了。
班师回京,面对老妈气不打一处来,寤生当即表示,你这亲妈比后妈还狠,咱们不到黄泉不想见了。
但是过了些时日,他又想他妈起来,之前说黄泉不见,又不好返回,好在身边的臣子出了主意。黄泉不就是地下的泉水么?你挖个洞,看见泉水了,整个桌子,摆两板凳,不就可以相见了。
于是两人成功相见,左丘明先生写到“母子遂如初。”哇,一个和好如初的大团圆结局。
这就是左丘明的高明之处了,你咋然一看,一个历经坎坷一笑泯恩仇的故事,激励着后来人向善对不对?
等等,母子遂如初,武姜和大儿子寤生最初是什么状态?
很不对付,武姜看着大儿子就烦,大儿子也不理老妈。
“母子遂如初。”,呵,两人相见,继续吵架。
这就是高明的曲笔,让你自己脑补出合适的画面,但是左先生什么都没说,他是忠实的记录者,你怎么理解是你的事。
三、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同一件事,听到两种不同的说法,你该怎么记录?
答曰,去考证,去辨伪,然后记录下正确的说法。
那无法辩证呢?
司马迁就遇到了这个问题。
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始皇帝的身世。
司马迁写史记,亲自驱车调研,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有两种说法,第一,秦始皇是他爸爸秦王子楚的儿子。
第二,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只是子楚不知道,隐形接盘,最为致命。
第一种说法平淡无奇,第二种说法就显得离奇曲折,老百姓也喜欢听,说法是,吕不韦扶持还是公子的子楚,子楚喜欢吕不韦的宠妾赵小姐,赵小姐已经怀孕了,但是吕不韦忍痛把赵小姐送给了子楚,进而生下了始皇帝。
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想必司马迁也很难抉择。后世多有北宋狸猫换太子,乾隆身世之类恶意中伤皇帝的流言,史官大多不屑,不会写进书里。但是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的故事,是的的确确写进了吕不韦列传里的。
这说明司马迁的确获得了某些证据或者证人证言,让他不敢抛弃这样的说法。
那怎么办呢?
司马迁在秦世家中,写好了秦始皇是赢家的子嗣,革命的血统神圣高贵。但在吕不韦列传中,写上了民间流传的另外一种说法。
都写,都作为正式文件发表,其中真相,责任就不在司马迁了。
四、侧面描写
司马迁的史记不曲美,不隐恶,得罪人。
好在武帝晚年还算清醒,不然这本书就没了。
但是随着中央集权越来越完善,秉笔直书变得越来越困难,这就引出了史书的最大问题,在真实与现实之间,怎么夹缝求生存呢?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找到了一种解决方法。
去读三国志,洋洋洒洒,都是好消息。
去读曹操传,诸侯会盟,破袁绍,征乌桓,伐刘表,大段大段,好几千字,感叹曹公真是无双,我再看看赤壁。
“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卧槽,这么短,就没了?不利?怎么不利?发生了什么?东风呢?大火呢?
看看征乌桓的一场小战斗,
“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公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公登高,望虏陈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
这边是陈寿的高明之处。
读三国志,绝对不能只读本传,本传中多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陈寿也要混饭吃,时维西晋,士族当道,司马裴谢王,哪个都不能得罪,三国可是这些家伙的先祖挥斥方遒的年代,你怎么写?
这便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若是想知道史实,你得看相关其他人的本传,看赤壁,看看周瑜,看官渡,得读读袁绍干了些啥。所谓多视角叙事,选择性忽视,交织而成的历史,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意思吧。
五、智障者曰
大二时军训,我因为在学生会负责宣传工作,一早被拉去做政工。不负责美工,也不做视频,也不写文案,而是负责提意见。
领导的要求很简单,第一不能攻击军训,军训是好的,是正面向上的,第二要锦上添花。第三是每天五条。
这是一项简单而复杂的工作,彼时每早起床,第一件事便是想想今天能提什么意见,堪比调试那台怎么也跑不出来的树莓派,好在工作完成得不错,关键时刻为营部的评优出了力。
而这件工作越做,就越能理解古人曲笔的奥秘。
也越能明白,读史也好,读书也好,最忌随意发表观点。
文人相轻,观点不和是常事,倘若整日嚷嚷,惹人嫌弃是小,若是祸从口出,得罪于人,便是不好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