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合并后,本学期的语文组教研出现了一些变化:1,人员按照低段和高段进行重组,我是低段教研组的一员。2,教研组长潘丰洁老师有意在教研形式上大胆变革。3,学区教研活动增多,学习机会更多。
一、共同体教研,真正的头脑风暴
潘丰洁老师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将一成不变的“单向学习”变成“多向互动”。我们以共同体的形式完成了集体备课,征集写字教学的好点子和寒假作业的定稿。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第六周李绕之老师的组内公开课。在看到李老师的教案之前,潘老师要求我们先思考:如果由你来上,你会这么设计?我们以年级分成三个小组,各自在组内讨论、研究教学设计,并且派代表现场演绎说课。我们组的两位老师,桐溪分校的赵静老师和沙岙分校的欧玉颖老师都是值得我学习的优秀老师。前者富有乡村教育情怀,说话做事雷厉风行,颇有成效,堪称“效率专家”;后者能力出众,表达一流,富有洞见。赵静老师的现场说课《黄山奇石》,设计的几个问题都非常有价值。后来她也发给我她的第一稿教学设计,让我帮她再修改修改。后来因为什么事情耽搁了,实在辜负她对我的信任。欧玉颖老师分享的则是一年级上册《影子》中关于“我”的识字教学。当时,我们也采取了潘老师给到的“三看建议”进行分步骤讨论,但都是比较零散的,欧老师能够不假思索或者说不费吹灰之力组织好语言,并且清晰准确地传达出来,而且她的语言活泼幽默,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欧老师的语言功底之深厚,令我佩服不已。在最后一次的教研活动上,我们一年级组则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鉴去年潘老师和李老师共同研发的《一年级寒假生活导航》,制定出属于我们的“寒假生活万花筒”。赵静老师一马当先,自己带笔记本电脑,全程打字记录并且承担了解说的工作。能够和这两位可爱又可敬的老师搭档,我真是三生有幸!
2、 现学现用,取之不尽
今年,学区把低段语文教研活动放在我校,并且由一年级的孩子配合上课。这样,我就有机会坐在本班观摩精心打磨的两堂课。首先是丰和小学的年轻的吴苗苗老师带来的《青蛙写诗》第一课时。吴老师的课堂轻松幽默,富有童趣,又注重对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她的课堂语言。“伸出你的金手指”,“写完的同学发送信号给吴老师,看看我们有没有默契?”把冷冰冰的课堂指令变身为童趣盎然的师生互动,非常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这正是我所欠缺的。于是,这往后的每一节课,我都照搬吴老师活泼的课堂语言,甚至自己也会随机创造一些属于我和孩子们的“暗号”,课堂果然生机勃勃了起来。
教研活动的集体讨论时,我也能学到我认为对我非常有帮助的idea。金洁老师说的“撇要撇出尖尖,捺要捺到底”,让我在识字教学中随时关注学生是否“撇捺舒展”;潘丰洁老师分享的“三看原则”,赵静老师的“打个箭头向上勾”,欧玉颖老师的“长角角”、“扭一扭”,黄丽琼老师的“顿笔、轻重”等教学细节,都让我受益匪浅。
3、 共读共品,同频共振
本学期共读《文心》,体量之大,内容之丰富是上学期共读书《幸福的种子》所不能比拟。因此,截止今天我都还没有全部读完。但十分感谢组长的用心推荐,才得以有机会一探民国大师对语文的独到的见解,也为我指明了通向语文教学真谛的阳光大道。略感遗憾的是,共读讨论的时间稍显仓促,探讨得也不够充分。
总之,从一次次的教研活动中我充分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也体验到了集体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