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现实主义的,不是理想主义的,看待生活太过浪漫和理想化一定会处处碰壁,现实的生活需要用显示的方法来解决,就是必须要作出妥协,牺牲某些理想的成分,然后在达成的结果中建构新的意义。但是现实的生活也是需要理想主义的,这并不矛盾,生活可以是姹紫嫣红的春天。
昨晚在看《平凡的世界》的时候,看到孙少安和润叶不能结为夫妻,那些美好的不能摆到正确的位置,原因很简单:孙少安是个村里的农民,家庭条件很不好,润叶却是干部家庭的一名县城老师,结婚了就要“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孙少安还是幸运的找到了一个很喜欢他的不要彩礼的姑娘。生活也处处都是这样,有着种种无奈,面对骨感的现实,壮志未成也只能妥协,而不能任性的一条道走到黑。
有些东西或许很好,或许成全了很美好,但是受限于各种条件不得不妥协,没有办法做到,这确实是遗憾的,这就叫现实……就像过去的穷人想天天吃肉,但是那时候一年能吃一顿真就不错了;因为没有钱我爸妈那一代考上了也上不了学,只能自谋生路,像孙少安一样,这是没有办法的事;陷于资源的匮乏有些事情做不成,就像考试考砸就没有学上一样,现实就是如此,你处在这样的现实里就必须这样去面对,就必须立足这样的现实去组织这样的理想生活。
谁都知道住在大别墅是好的,但是买不起别墅只能住楼房,也不是说楼房就不好嘛,但是肯定降了一等,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知足才能常乐,这就是现实主义。
理想中的吉普赛人能歌善舞,像风一样自由,现实的吉普赛人穷困潦倒,说好听点靠占卜、算命、流浪卖艺生活,说不好听点儿他们就是坑蒙拐骗偷,就是没有稳定的工作,大多是不受欢迎的边缘群体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理想中的唐伯虎和其他比如徐渭、加缪这样的才子风流不羁,潇洒超脱,实际上却一再遭遇挫折,黯淡失意,只能躲进艺术的世界寻求安慰……
人们常说:“你现实一点儿吧!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实就是因为种种条件的缺乏美好的不能实现或者被毁灭,只能妥协以求保存。可是生活是需要理想主义的,生活不止是柴米油盐,原本受挫的愿望本就是美好的,那是生活的意义呀!只不过面对现实要调整,要妥协,要做出退让,而不是破罐子破摔,干脆直接就麻木的接受那日复一日的自己不想要的生活,不去发现新的激情和意义。
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想起了那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一切的美好几乎是触手可得,我们随时可以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通过各种影像看看别人的生活,远方就在眼前,即使是旅行,也就几百块的车票、最多四五天就可以目的地,为什么还要把生活看的那么糟糕呢?
面对骨感的现实,毫无疑问必须积攒资源,只有物质的富有才可以“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理想需要坚定的进取去开拓,重要的事就是要变成有钱人,要过上富有的生活,无尽开源,适当节流,追求高品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