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本次007作业雨对刘国涛战友作业的点评,写完发现不是点评是交流了,其实是脱离文章写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而已。字数超了,公众号留言区不给贴,挂在这里。
参考文章:
刘国涛:《为什么爱好变成工作后就变得没有那么可爱了?》https://mp.weixin.qq.com/s/x_omDHT9Q3FGqNq57s6cpA
戴云冰:《当爱好变成工作:惨》
https://mp.weixin.qq.com/s/NQy0pOATmsYjA0JIQXjFdg
以下是我的评论正文:
上次看到云冰的文章,就觉得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爱好”变成“工作”了,立马就没“那么可爱了”。
依我看,这是百分百必然要发生的事情。为何?因为作为一项“爱好”,你所爱好的,并非单纯是这项技艺本身————还是举唱歌为例:一般人理解的“爱唱歌”,往往并不仅仅是爱唱歌,而是爱“可以轻松愉快地唱歌,并且赢得很多掌声”,也就是说,你爱的不仅是唱歌,还很大程度上包括了唱歌带来的快乐,成就感,荣誉感,还有爱的是舒适区里的“随心所欲”。
然而现实无情,不要说任何一个公司提供的岗位,哪怕是没有公司的管束,作为一项自由职业,你所面对的社会需求,都不可能百分百贴合自己在舒适区里对自由的期待。结论:任何一个爱好,变成工作以后,都不会如原来那么可爱的,差别只是“可爱”损失的程度而已。
但反过来说,是否就不应该把爱好变成工作呢?或者说,选择工作的时候就不需要考虑贴合自己的爱好呢?————这不是诡辩,是实际生活中经常要面对的选择困境。我自己就曾经遇到过这个挑战。当我说“我不喜欢这个工作”的时候,得到的教导是“世界上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的人只是极少数”,于是好像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才是主流,才是脚踏实地,甚至才是“正当”的,而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变成了理想主义,甚至应当受到指责的想入非非。不幸的是,我恰恰选择了顺从家长的意见,没有跟随自己的内心。因此,在这方面,我其实是一个反面教材。
积半生的经验与教训,我的答案是:选择你喜欢的工作。如果你急需谋生,那么夹到碗里都是菜,没有嫌弃的资格。但如果在一个收入较低但你喜欢的工作和一个收入较高但你不喜欢或没感觉的工作之间,选前者。
为什么?因为,不管你喜不喜欢,所有的工作理论上都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刻意练习,需要不断成长和进步。而如李笑来所说:“做你热爱的事情,你就会全情投入,浑然忘我,只想沉浸其中不出来,根本就是高度的享受,哪里还需要‘坚持’‘努力’?”
如果你只是想混个饭碗,并不想登峰造极,那么喜欢和不喜欢的区别是:你混得愉快还是不愉快的区别。
如果你想事业成功,登峰造极,那么区别就更明显。因为:没有人是能不勤学苦练而把事情做到登峰造极的。如唱歌,不管你喜不喜欢,擅不擅长,哪怕你是神童,你一样要把一首歌练成千上万遍,虽然或许有一千遍和一万遍的区别。(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一书里开始就提及了:长期以来,挡住你的只有一件事:你居然以为自己一上来就能做得很好!)
设想一下,如果你喜欢的工作都会因为需要你付出努力或不符合你的偏好而让你觉得“不可爱”了,那么,一个你不喜欢的工作,会怎么样呢?它会不需要你付出努力吗?你不喜欢的工作,领导就不会提让你不高兴的要求了吗?那么,最后更可能导致这份工作不是“不可爱”,而是令你“憎厌”了。
一个人被自己极度不喜欢甚至憎厌的工作缠住,不断需要消耗心力去说服自己去投入、去做好,那种耗能是极大的。而这便意味着,你能用于维系自己的"爱好"(此时只能是业余爱好了)的时间、精力和心力已所剩无几。也就意味着,你的“初心”,岌岌可危。而人的内心与外界是永恒相互作用、相互塑造的。于是,“长大后,终于成了自己不喜欢的人。”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在你憎厌到受不了,断然转身离去之前,它已经消耗了你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意志(为一个不喜欢的工作付出努力,所需要的意志是翻倍的)。这是一种极大的人生浪费。
所以,综上所述,我的结论是:
1. 人生尽可能早点找到你真实的“爱好”——不是你躺着、晃着、高高兴兴的时候想着去干的事情,而是你真正“热爱”,愿意为之付出汗水、辛劳——夸张一点说,付出生命的事情;
2. 做好为之付出汗水、辛劳,经历挫折的心理预期;看到每次挫折、失败后自己的点滴进步(又是李笑来书里说的:关注成长,而不是成功);
3. 如果可以,从一开始就把它变成工作。如果不行,就在做其它工作的同时,切记“勿忘初心”,一旦条件成熟,立即转向你热爱的事情。
4. 在被挫折、失败削减了热情和信心的时候,或者当下这个工作确实本不是自己所热爱的工作的时候,可以尝试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第30章节里所说的技巧:“说服自己的大脑,相信这件事就是你热爱的事情!”——毕竟,即使你现在不喜欢它,但它对你走向自由之路,是有重大意义的,值得你心甘情愿为之付出。
幸福本身,是一种感受。而“心甘情愿”,就是幸福、自由、快乐......的保守说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