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令狐学士
秘殿崔嵬拂彩霓,曹司今在殿东西。赓歌太液翻黄鹄,从猎陈仓获碧鸡。晓饮岂知金掌迥,夜吟应讶玉绳低。钧天虽许人间听,阊阖门多梦自迷。
读记
宣宗大中元年(847年)初,郑亚被贬为桂管都防御经略使兼桂州刺使,辟请李商隐入幕担任桂管支使兼掌书记,后又奏加了检校水部员外郎(从六品,比原秘书省正字的九品、要好多了)。
但好景不长,大中二年(848年)二月,郑亚再度被贬为循州刺史,李商隐不得不离开郑亚幕府另谋生计。
大中二年二月,令狐绹召拜考功郎中,寻充翰林学士。卸职后的李商隐得到此消息后,写下此诗相贺,并婉约地表达了希望汲引提携之意。
李商隐入幕属于李党的郑亚期间,与令狐绹亦有诗文往来(见《酬令狐郎中见寄》等),可见二人关系虽有不愉快、但并没到绝交的地步。
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下的。
首联点出令狐绹身居高位,“曹司”(官署)就在“崔嵬拂彩霓“的“秘殿”(禁旁边。
上句极写“秘殿”,其实就是为了彰显下句“曹司“的尊贵。
颔联承首联,上句用了“赓歌”、“太液黄鹄”二典,下句用了“陈仓碧鸡”之典,言令狐绹是追随皇帝左右的近臣。言外之意:您是能说的上话的人。
颈联转笔,言及自身:上句用了“承露盘”之典、下句用了“玉绳”的意像,暗写自己远离中禁(“岂知”一词点出)、如“玉绳”一般地位低下的现状,与首、颔两联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一联,也可反向理解为令狐绹近“金掌”、官星高照,毕竟这是一首贺诗,既表达出引望的意思,又没有脱离贺诗的主题。
因此,这一联是一笔两写。
李商隐的笔,一次次地让我叹服。
尾联总扣首、颔、颈联,用“钧天广乐”之典,言“钧天之乐、虽许人间遥听而不令人入门”(朱鹤龄评语)。阊阖宫门重重,欲近“钧天“,却只能如梦一般“自迷”了。
这一联,还是既写自身、又贺令狐绹地位尊贵,一笔两写。
疏理一下这首诗的脉络:
这是一首明祝贺、暗引望的诗。
首联言官署近中禁而尊贵来贺令狐绹。颔联言近臣来贺令狐绹。颔联转笔、言及自身,同时祝贺。尾联总括前三联,言及自身,亦同时祝贺。
总之,这首诗的结构特点是前四贺令狐楚、后四写自身。但前四的贺,又是为了衬托后四的自身;而后四的自身,又含和前四一样的贺。前后两部分互参,既祝贺了朋友、又婉转地表达出汲引的意思,将两种意思不露痕迹地结合在一起。既祝贺了朋友、又表达出已意、还不失身份。
这手法,太高明了。
谁说穷诗易工?这种工法,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