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班子。当前,各地陆续迎来村级组织换届,这是夯实基层基础、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契机。只有念好“严”字诀,从调研摸底、人选把关、工作交接等各个环节从严要求、从严落实,才能确保换出好班子、好风气、好局面,为乡村振兴配强“领头雁”。
严抓调研摸底,精准掌握“村情民意”。开展换届工作,底数清、情况明是前提。各级党组织应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声。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等方式,全面摸清换届相关情况,包括班子运行、党员队伍、群众诉求、潜在风险等。对村情复杂、矛盾突出的重点难点村,要进行“解剖麻雀”式调研,找准问题症结,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同时,整合组织、民政、农业农村、信访等多部门力量,建立协同调研机制,实现信息共享、问题共商。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形成村情画像“一张图”,为换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只有把情况摸透、把问题找准,才能有的放矢,确保换届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严选头雁队伍,把牢人选“入口关口”。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是换届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方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确保选出的干部信念坚定、对党忠诚。要拓宽选人视野,打破地域、身份、行业限制,从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优秀农民工等群体中选拔有发展眼光、懂经营管理、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干部,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大动力。严格执行候选人资格联审机制,组织纪检监察、政法、公安、信访等部门对候选人进行“政治体检”,逐一“过筛子”,坚决将不符合条件的人员排除在外。对存在违法违纪、涉黑涉恶、违反换届纪律等问题的人员,实行“一票否决”,确保换届人选质量过硬。
严促平稳交接,确保工作“无缝衔接”。换届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做好新老班子交接工作,是确保乡村工作连续性、稳定性的关键。换届结束后,要及时组织新老班子进行工作交接,明确交接内容、程序和责任。老班子要主动将工作资料、财务账目、项目进展等情况交接清楚,特别是要把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向新班子详细说明,帮助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新班子要虚心向老班子请教学习,主动对接工作,积极谋划发展,确保各项工作不断档、不脱节。组织、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要加强对新当选干部的培训,围绕党的政策理论、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内容开展专题培训,让新干部尽快掌握工作方法和技巧,帮助提升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