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六月五日, 僧格林沁出生在科尔沁左翼后旗哈日额日格苏木百兴图嘎查普通台吉家庭。
幼年,僧格林沁因家境贫寒,曾随父亲布和德力格尔为富人放牧。12岁时被送到昌图老城文昌宫读书。道光五年(1825年),僧格林沁被选定为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嗣子,承袭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自此, 僧格林沁步入他人生的辉煌。
道光九年(1829年),赏穿黄马褂。同年二月,命管上虞备用处事。九月,命管火器营事。也就是说,他自十七八岁时就开始与军火交道,开始了他一生战争命运。
做为皇权维护者, 僧格林沁一生与各地农民义军战争无数,胜多负少,并因此颇得清皇的赏识;然而, 僧格林沁生在那样一个时代,注定他是一个悲剧人物。当然,虽然在对付外敌方面他的战争是负多胜少,但在那个软弱任人欺的年代里, 不能不说僧格林沁还算是一条汉子。
咸丰十年(1860年)九月,直隶、山东及河间府一带捻军四起。清廷恢复僧格林沁郡王爵,命其率一万余清军赴山东与捻军作战。同治元年(1862年),朝廷授权僧格林沁节制调遣直、鲁、豫、鄂、皖五省兵马。僧格林沁率蒙古骑兵和五省提供的兵力多次打败捻军。同治四年(1866年),捻军整编,增强战斗力,重创清兵。同年四月,僧格林沁率万余清兵追击捻军赖文光、张崇禹部,在山东曹州荷泽县高楼寨陷入捻军伏击包围圈,全军覆没。四月二十四日,僧格林沁被杀。
我认真地看了看史书,就是利用白话文表述, 僧格林沁的一生,也就一千八百多字就概括了。这是一条汉子的一生。有史为证。是为正史。
僧格林沁平捻时,曾在济宁设有官府。有一天,济宁街上的一个小贩人模狗样地来到僧府,被看门的挡了。问他干什么,他说听说僧大人武艺高强,想看看他。看门人当然不会让他进的。这小贩气恼,近身离开僧府。只在临走的时候,把僧格林沁府门前原本头朝外的的两个大石狮子给掉转了头,让它们脸对着僧府,然后扬长而去。
僧府上下乱成一团,所有的人包括僧格林沁在内,都上前试了,竟然没有人能再把那一对石狮子掉转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