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
靖江的夏季,有三种蝉,按体型从大到小,老岸话的称谓分别是:ziǎ哩、无zī刚、ziī 哩。(我知道没有这样的拼音,但不如此无法模拟出老岸话发音)
大蝉就是黑蝉,也叫蚱蝉。其身体呈深黑色,有金属光泽(身上金色绒毛所致),胸背部有黄色的斑纹,翅膀透明,上面有黑色的纹路,翅膀边缘尤其靠近基部呈金黄色,所以又叫金蝉。山东不少地方称这种大蝉为“借柳”或“截柳”。雄蝉通过鸣叫来吸引雌蝉的注意,雌蝉同意后,上演“生命的大和谐”(梁羽生先生武侠小说中常用语)。之后雌蝉将卵产在树枝内,树枝会死亡、干枯、断落。因柳树多生于河岸处,蝉也多产于河岸潮湿处,多附于柳枝,遂有“截柳”之谓。文人自作多情,惯于一厢情愿的浪漫,将它命名为“借柳”。它只有索取、破坏,哪来的借和还呢?还是“截柳”更符合事实。又因其蜕壳前只能如龟爬行上树、其攀援上树又像猴子,所以中原又称“知了猴”“知了龟”“爬叉猴”。古书上也叫蜩(tiáo)、螗(táng)、蠽蟟(jié liáo)等。
也许因它的所作所为天道不喜,所以就有角色来替天行道:螳螂、鸟类、人类——以吃的方式将其肉体消灭。
我们小时候,暑假的一大乐趣就是“捉ziǎ哩”。常用工具是铁丝拗成Q状,Q的尾巴绑在一根长竹竿顶端,拿一个洗衣粉的塑料袋套在Q的环口,再像衣领一样翻个边,考究点呢就拿线缝上一圈以防脱落,不缝基本也没事,反正是硬塑料袋,不会掉,ziǎ哩进去以后扑棱两下就老老实实停歇了。后来听说别的地方用蛛网、面筋粘在Q形竹环或铁环上,很是不解:那得要多少层蛛网才不会被挣脱啊?至于揉面、再洗出面筋更是水乡小孩未曾传承之技。
上午要写暑假作业、要帮大人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所以往往是在午饭后,大人午睡、太阳正火辣辣时,两三个小伙伴相约出发,埭前埭后转一圈,少则十几只多则几十只。树高则蝉高,竹竿不一定够得着,于是兴尽,“打道回府”。回家后真正用油炸来吃的少,往往是喂鸡的多——实在是蝉的成虫并没有什么肉。直到2000年前后去了连云港、去了中原地带,才知道吃错目标了——“蝉蛹富含氨基酸、游离氨基酸、蛋白质,可以提高免疫力、补虚。它是一种寒性的食物,夏季吃可以清热去火,有消暑作用。”喝一大口啤酒、再嚼一只酥酥脆脆的蚕蛹,哎呀,真香。蝉蛹,老岸话称“肉ziǎ哩”,实在是形象生动,直指本质——肉啊!可惜过去靖江无此习俗。如今冬季,网上蝉蛹真空包装的价格是一斤110-148元不等,大概有100只。
莫谓抓蝉是顽劣少年专事。且不说如今中原一带养殖蝉蛹、夏季挖蝉蛹也是生计之源,成年人抓蝉古已有之。《庄子 · 达生》篇,就有孔夫子向粘蝉的佝偻老人请教“子巧乎!有道耶?”在老人详述其经验后,夫子称赞老人“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这就是成语“佝偻承蜩”的由来。
中蝉,老岸话称无zī刚、绿丝刚,学名“蒙古寒蝉”。对,它就是古代文人骚客常借以抒情遣怀的“寒蝉”。最出名莫若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东汉蔡邕《月令章句》说:“寒蝉应阴而鸣,鸣则天凉,故谓之寒蝉也。”寒蝉一般比金蝉晚一个多月左右出土蜕壳。所以古人有夏至三侯“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夏至后五日“(金)蝉始鸣”。立秋三侯“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隆,三候寒蝉鸣”,白露后五日“寒蝉鸣”。曹植有“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韦庄有“清风行处来,白露寒蝉急”,冯延巳有“寒蝉欲报三秋候,寂静幽居”等等。小时候,只要听到无zī刚的叫声,就知道暑假快结束了,暑假作业要抓紧了。
寒蝉的叫声不像金蝉。金蝉的叫声宏大而单调,“吱……”就像八车道高速公路一样宽、厚、没有尽头。寒蝉的叫声是变奏的,“知……了”“知……了”,像乡村公路,不那么宽也能会车,不那么高速也能常速行驶,窗外还有不停变换的风物景致。寒蝉的警惕性是三种蝉中最高的,非常难抓。往往人循声而至,离那棵树还有好几步远,根本没找到它在哪,它已经默不作声了。再靠近些,可能它就振翅而飞了。所以古人有个词“噤若寒蝉”,《后汉书 · 卷六七 · 党锢列传 · 杜密》中,杜密说刘胜“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今有高人把政治、法律、传媒学等领域的新兴词 “chilling(令人恐惧的、令人害怕的) effect(效应、结果、影响)”译作“寒蝉效应”,实在是信达雅兼顾。
小蝉,ziī 哩,古人称为蟪蛄、螇螰(xī lù)。三种蝉中,寒蝉的体型窃以为是最美的,体态修长,不像金蝉那么宽。而蟪蛄只有中指指头那么大。蟪蛄的叫声不像金蝉浑厚洪亮,不像寒蝉明亮动听,它的声音低小却坚定,“滋……”像一根看不见的细线,穿行在空中。即便如此,金蝉的大嗓门、寒蝉的变奏曲也不能淹没蟪蛄的声音。蟪蛄在树上趴歇处一般不高,抓它倒是不用工具,最多踮脚够着用手快速一掩就可以。但蟪蛄因为不处高,所以给自己上了一层很好的保护色,趴在树上并不好找,靖江这边的蟪蛄一般是枯树色。
这个可怜的小东西,出名是因为庄子他老人家的寓言。《逍遥游 · 北冥有鱼》中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这还没完,到了元末,刘伯温在寓言集《郁离子》中又单独为它写了一篇,《螇螰》,“有螇螰堕于河,沫拥之以旋,其翅拍拍,螜(hú,蝼蛄)见而怜之,游而负之及陆,谓螜曰:‘吾与子百年无相忘也。’螜振羽大笑曰:‘若冬春之不知也,而能百年无忘我乎?’”小ziī哩不像金蝉寒蝉,确实沾水难飞。它向蝼蛄表达谢意,用了一句不合适的话“吾与子百年无相忘也”,给蝼蛄嘲笑了一下。总算刘伯温还是很能共情的,他在《旅兴 · 秋风肃万物》诗中说:“秋风肃万物,百虫竞号鸣。蟪蛄最可怜,切切悲其生。屣履步庭除,素月圆且明。玩之不可掇,渺焉忽西倾。回身掩房闼,怆恍烦虑盈。太息以终宵,展转难为情。”古人以蟪蛄入诗时,多言其“不知春秋”,如李白“蟪蛄啼青松,安见此树老”,杜牧“蟪蛄宁与雪霜期,贤哲难教俗士知”,苏轼“城市不识江湖幽,如与蟪蛄语春秋”,王安石“蜉蝣蔽朝夕,蟪蛄疑春秋”等等。
《诗经 · 大雅 · 荡》描述夏天的蝉鸣:“如蜩如螗,如沸如羹。”于是就有了成语“蜩螗沸羹”“国事蜩螗”。众蝉齐鸣,确实喧嚣,不过,这本就是夏天万物生长的正常现象,无蝉不夏天。万物生长,总好过万物肃杀。
芦杆虫
前面提到蝼蛄,那就顺便说说它。老岸话中,它叫“芦杆虫”。蝼蛄的体型、颜色确实像极了秋天干枯后的芦苇杆。
立夏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一候指的就是它,并不是蝼蛄和蝈蝈,蝈蝈要到盛夏才叫。蝼蛄在农田打洞,十月后居“冻土层之下,地下水位之上”,四五月开始活动,地表出现大量弯曲虚土隧道,造成苗根和土壤分离,根部失水,导致苗木死亡。五月中下旬,蝼蛄大量进食,咬食植物幼苗的根和嫩茎。跟蝉相比,它是不折不扣的害虫。
蝼蛄能飞,能爬行;能游于水面,喜潮湿,“跑湿不跑干”;能打洞,入地。冬季以外的全天候、水陆空加潜地——四栖作战,够炫了吧?可惜,蝼蛄能飞,却飞不远飞不高;能爬,只限地面和低矮处,速度又慢;能游,其实是踏水划水,类“水上漂”,仅限水田水渠的水面。我不确定蔡邕《劝学篇》中说的是不是它:“鼫(shí)鼠五能,不成一技。五能者,能飞不能上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泅不能渡谷,能走不能绝人,能藏不能覆身是也。”不过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鼫鼠、梧鼠都是它。
它趋光,见光就扑爬过来(雌性不能飞)。抓着吧,不好玩。踩了它吧,恶心。它还怕热,所以盛夏时节,气温超过25℃,它会减少进食,转入地下活动。也好,眼不见心不烦。
它和蚁一起,组词“蝼蚁”“命如蝼蚁”,听上去简直“啥也不是”。幸亏,中医不嫌弃它——功能主治:利水、通便。治水肿、石淋、小便不利,瘰疬、痈肿恶疮。据说,如今还有当美味佳肴的。不过,蝼蚁一词的本意并非“啥也不是”。
《淮南子 · 主术训》:“吞舟之鱼,荡而失水,则制于蝼蚁,离其居也。”可以吞舟的鱼大吧?离开了水,一样受制于蝼蚁。《韩非子 · 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你看,蝼蚁自有蝼蚁之用处,自有蝼蚁之危害破坏。蝼蚁之用与韭菜各有所长,但“韭菜”却无蝼蚁之害。
蠓嘎子、织布娘娘
蠓嘎子,就是蠛蠓。辞典上说:【玉篇】小飛蟲。【尔雅 · 释虫】蠓,蠛蠓。注:小虫,似蚋而喜乱飞。【列子 · 汤问篇】春夏之月有蠓蚋者,因雨而生,见阳而死。【揚雄 · 甘泉賦】浮蠛蠓而敝天。“体微细,将雨,群飞塞路。”
有的地方把它叫做小咬。这个小东西“全球有4000多种,中国有200多种,多数种类的雌蠓于交配后吸血,且咬人甚剧。多数蠓类吮咬无脊椎动物或吸植物汁液,仅4个属吸哺乳动物血。在中国吸人血的蠓主要有3属:库蠓属、细蠓属和蠛蠓属。中国以蠛蠓为最多见,主要分布长江以南各省。”(据“医学百科”网)
蠓嘎子成团飞舞,着实讨厌。但引起我兴趣的不是这些,是它的老岸话发音。
09年台湾有一部电影《艋舺》(měng xiá,台语发音类艋嘎),看完电影,顺手搜了一搜这个片名。百度百科:“艋舺,原指小船,后引申为小船聚集的地方。又称文甲、蟒甲、蚊甲、莽葛,是台湾少数民族平埔族凯达格兰语Moungar / Mankah的译音。”维基百科:“平埔族原住民则多以独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载运农、猎产品等物与汉人交易;平埔族人称独木舟为Vanka / Banka,故附近汉人以台语译音,称此地为艋舺(Bangkah)。”
我曾经猜测老岸话蠓嘎子与闽台语艋舺发音如此相近,是不是有所渊源?即使如今它们所指的已经不是同一个事物,但是,会不会这两个发音都有同一个义项——“小”?
当然,艋舺的艋很大概率不是来源于蠛蠓的蠓,而是蚱蜢的蜢。何以见得?
蚱蜢,就是蚂蚱。蚂蚱大陆有好几种,我这里说的是体型细长苗条的。学名叫中华蚱蜢,也叫中华剑角蝗。老岸话叫它“织布娘娘”,沙上话叫“纺织娘”,有地方叫它“扁担钩”“尖头蚂蚱”。成书于三国魏时的《广雅》有“舴艋,舟也”。清《广雅疏证》:“舴艋,小舟也。小舟谓之舴艋,小蝗谓之蚱蜢,义相近也。”
楠溪江上舴艋舟
古人提到舴艋舟的诗词有很多,最有名的当属李清照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皎然僧人和颜真卿诗云“刳木新成舴艋舟, 诸侯落舟自兹始”。北宋刘跂也有“溪小才容舴艋舟”。南宋方岳“舴艋舟应容钓蟹,麒麟阁不画骑牛”。如今,浙江楠溪江上已经有仿古复原的舴艋舟在招揽游客。
蠓 蠓
老岸话“蠓蠓”是什么?蜜蜂。蠓是蠓,蠓蠓是蠓蠓。别笑,这可不是老岸人自造,是个有来历的,《博雅》:蠓螉,蜂也。当然,这个蠓蠓主要取其拟声,想不用它,但是没有口字旁的meng字,还是从古,用蠓蠓吧。
蜜蜂大家都熟悉,没太多说道,小学生时代造句和作文的赞歌已经唱到麻木。幸亏记忆中还有童年的乐趣之一“捉蠓蠓”。
上个世纪,即使到了八十年代,埭上房子还是有不少土坯墙的。油菜花开,蜜蜂嗡嗡嗡的飞着。有时,它们也会飞到土坯墙上的墙缝或墙洞里。小孩子事先准备好一个玻璃瓶,再用一根小草去逗弄它,它便往外退。看到它要出来了,便把玻璃瓶扣上去,等到蜜蜂进入瓶中,再小心翼翼用东西掩住瓶口,取下瓶子,盖上盖子。有时候会把盖子上钻个小孔让它透气,还装模作样往瓶子里扔点油菜花蕊进去。最终要么兴致索然,放飞了事,要么“细宝宝养鸟——死多活少”。
世事变迁,油菜花年年都会开,蝉鸣夏天就会听到,捉蠓蠓是不会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