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信道,学习研究继续坚守在路上
——学习体会
紧张的培训学习,被鲜活、生动、有形、有趣、有料的授课内容折服的同时,也收获了由内在到外在,由当前到未来的思想共鸣、学术践行、教学经验的诸多启示。
一、由“被”学习向“要”学习转变。带着先入为主的可能“被”学习的想法走进课堂,在老师们点中要穴的纠错声中开始自我驱动,不再缩着脖子听,而是伸着脖子要学习。惊叹理论学习的鲜活、生动、有形、有趣、有料,折服于老师们的博学、严谨、开放、洞察和精深。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内容打动着听课者们,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学习和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尤为重要,以尽可能接地气的方式普及宣传主流正能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 由个案的“疗伤式”情怀向普适的“乐活式”情怀转变。一直觉得自己也算有情怀,通过学习发现自己的情怀还属个案的“疗伤式”情怀,应更加敞开胸怀,在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同时不仅要站好自己一班岗,更要充分发挥主流正能量效能,让更多的人带着激情,充满力量的行进在自己的人生路上。
三、明确了学术方向,坚定了研究教学信心。自己在学术研究中也出现疑惑:教学及学术科研要不要继续深入搞,以什么形式用什么方法搞,如何实现有效的研究成果转化......学习中让这些疑问获得了答案,明确了自己接下来的研究及教学方向,坚定了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决心。
四、工作学习化,经验理论化,打通思想链条。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对一些问题之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原因在于一知半解,断章取义,没有从根本上搞清事情的源头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如果给我一个小时的时间解决问题,我会用55分钟搞清这个问题是什么。缺乏经验很难成长,没有思想的引领,难以坚定方向。
五、转思维、调方式、学转化,重落地,拓展学术研究多创新。老师们思维体系、研究方法、转化方式、工具应运等内容的展示,对自己在以后学术研究又教学中,如何转换思维、调整研究方式、努力实现科研成果转化,重视研究内容落地,拓展理论研究创新有了多重启示。
六、建议和期望。感谢各位老师的辛苦付出,感谢组织方的尽心安排,让我获得了丰富的收获和体悟,对党和国家的社科理论研究和今后的教学相长充满信心。希望今后诸如此类的学习如大家所言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让更多的人痛并快乐的行进在社科学术研究及教学领域的前行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