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逆向的思考方式,逆向思维让我们能走出困局,创造成功。
我以前有一段时间迷茫,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我知道我不要什么,把不要的排除就是自己想要的。
我不要做枯燥琐碎的工作流程,不要时间让别人安排,不要996工作方式等。
排除了,我适合创新的工作模式,比如设计,作者,画家等工作流程不会枯燥。自由职业,创业时间自己安排,不会996。
有些时候如果我们从正面走不通的路可以通过反面思考,也许就会找到答案。
常见的几种逆向思维模型有:
1.成功与失败模型。
在我们做一件事找不到成功的方法时,就可以从逆向思考,怎样不去做来规避失败。
段永平给自己拟定的几个通用的“不为清单”是如下:
A.不要盲目地扩大自己的能力圈。人能做的事有限,你说什么、能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什么、能做什么。
B.不要一年做20个决策。一年做20个决策肯定会出错,那不是价值投资。一辈子做20个投资决策就够了。
C.不懂不做、不熟不投。不懂、不熟的事上不下重注,抓住你能抓住的机会。
D.不要走捷径,不要相信弯道超车。弯道超车是不开车和不坐车的人说的,弯道超车总是会被反超的。
我每天做计划会写三个不能做的事:比如拖延,负面情绪,浪费时间,这些就是规避了一些禁忌做的事,增加成功的概率。
2.变化与不变模型。
我们的时代一直在发生变化,人与人交流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以前古代传递信息靠马,近现代靠书信,后来靠诺基亚,QQ,现在靠微信,移动电话。但不变的是我们要求有更便捷,方便的交流沟通方式。
巴菲特被称为股神,他能洞察股市的周期性变化。所以他会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股市不断波动,如果你不抓住它不变的东西 跟着变化去盲目买进卖一定会亏损。
3.加法与减法模型。
30岁以前不断在做加法,学习各种技能,养成各种习惯,尝试各种工作,找到自己正真热爱。30岁以后就要不断做减法,精进时间利用率。做最擅长热爱的事,做时间利用率最高的事,每日不用做太多事,做完3件事你就成功了,甚至是一件事。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的作者加里·凯勒说:“你本周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什么?哪一项工作一旦完成,就能让其他工作变得简单或者不太重要。”
加里·凯勒认为:成功人士的所有行为和精力都紧紧围绕着他们的目标来进行,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放弃了很多可以做但不是必须做的事情,从而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
断舍离也是告诉我们对人生要不断做减法,舍弃不必要的物品,留下心灵空间才能去承载在正真重要的东西。
利用逆向思维,创造你的理想王国。世界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会想办法的人,提升自己思考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