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见证老乡烧柴的变化
我之前写过插队时砍柴的故事,多年来,对陕北老乡的烧柴问题最为关心。09年回陕北,特意询问、观察了老乡们的烧柴情况。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村中有近五分之一的农户用上了天然气。天然气的来源是抽油机的排气口。
想不到,延长油矿的抽油机竟然安装到了我们村塬上。并且安装了很多台,老乡们或2家合拉、或3家合拉一根燃气管,把燃气接到自家,当然,合拉的用户必须是院子相邻的。为什么要合拉呢?为的是节省买管子的费用。可以两家或三家分摊。
管子就是我们常见的,质地好一些的塑料管,接到离窑洞最近的抽油机排出的天然气出口上。一般拉一根通气管的费用是1000元左右,说起来不算多,可以长久免费地使用天然气,用火快捷又卫生,这样的好事为什么还有不少人家不采用呢?经问询才知,不少人家觉得这笔费用过高,最关键的还是自家不缺柴烧。
多数老乡家烧的是果树打下来的枝条,那都是些好柴,耐烧,足够一年使用的了。现在老乡家已经没有砍柴的了,经过多年的退耕还林,陕北的山绿了,天蓝了,这与不伐不牧(牲畜全部圈养)有很大关系。
我在老乡家住了一晚,熄灯后,见窗外映过来明晃晃的跳动火光,问老乡是什么?回答:是隔壁的天然气燃烧的火焰。想起白天串过的各家,凡是接通天然气的,都是将燃气点燃荒烧着,那些天然气不用也是白白浪费了,因此老乡家做不做饭都点燃着气,干烧着,夜间就成了长明灯。想想北京烧一个字的气要几元钱,陕北老乡可真是得天独厚。
我回村里的几天,天天下雨,有的老乡家储存的干柴用完了,就去储油罐偷些原油回来,抹到湿柴上,用他们的话说:抹上些可好烧哩。偷油被逮住是要罚钱的。郭家塬塬上有不少台抽油机,机器不分昼夜地工作着,在通往公社驻地的那条路口,同时也是郭家塬村口,有一所新建的、用于看守抽油机工人住的值班房。
据老乡说,他们分3班倒,随时到各台抽油机跟前去检查,包括查看机器的运转情况和油罐的储量,如果发现油罐满了,会通知相关部门把油拉走,同时也负责监视老乡们的偷油行为。据说老乡们一般不偷油,因为柴够烧。下雨天偷些油,是柴湿不好燃的无奈行为。
抽油机值班房的工人们与村里老乡的关系非常融洽,村民从值班房跟前路过,只要里面的人看见,双方会相互打招呼。我离去那天,见大队长成娃子正在值班房串门,我问送我的老乡:你们与他们都熟吗?回答:是哩。他们常去村里买些吃的,村里人都认识他们。
我特意到抽油机旁,细看了一台机器,竟然欣喜的发现,标牌上标明的是:延安大修厂制造,大修厂现在叫延安汽车工业总公司,近年来为了增加业务量,除了大修汽车,也生产抽油机。这塬上的人、这些机器,竟然都与我的历史有关联,这让我十分高兴。
老乡们不必为烧柴发愁了,插队时,我曾经为砍柴先后受过二次伤,见现状如此,我异常兴奋,我盼望老乡们在几年后的日子里,都能用上天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