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被否定的人,如何活的自信有力?
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说“我们的价值观来自我们的父母,他们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父母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的童年,也不可避免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父母的言行里藏着孩子的命运,从不被夸的孩子很难快乐。
在否定中长大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呢?
打击式教育会成为孩子后来一生的问题。
《镜子》中说“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都是作画的人,白纸变成什么样,关键在于父母。”
不停的否定会让孩子更加失控;打击式的教育会让熊孩子变乖但是会以摧毁孩子的自尊心为代价让他们长期处在压抑之中。
父母的否定转为自我的否定,做任何事都有无力感,将自己定义为失败者。
谁都会遇到不开心的事,试着看向另一边。
1.趁35岁前还年轻的时候,尽可能地修得更高的学历,掌握关于这个世界真实运行规律更多的知识。
2.在一个自己擅长且愿意坚持的专业/领域上坚持努力能够让自己的生活经济水平越来越好,起码不需要为钱发愁,能为自己带来更高的生活品质。而由稳定的物质生活水平带来的是平和和从容的态度,我想是因为有了较高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也能够更充分地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
3.人最大的快乐来自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和阶层没有绝对关系而和每个个体有关。低自我实现的人表现为更强的自尊心以及攻击性。
4.人生是自己的,不要让评价来左右自己。但要学会理智地利用评价的正面影响。
5.坚持对人和善,就是对社会很好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