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公开课以及评课已经越来越形式化。本身公开课的目的是为了共同探讨,共同学习。让自己能扬长补短。但是大家都是熟人,很多场面话也就来了,很多批评指正已经变得虚空,或者无关痛痒。
这一路的走来,其实很感谢光哥和岗哥。他们对我上课内容,逻辑,环节问题指出的毫不留情面,让我能更好更快的进行反思,调整自己的课堂,不断成长。我记得当时我准备了一堂关于矛盾的课。自己上下来,自我感觉良好。然后去寻求听课者的评课,我知道其实是想去讨赞扬的。关系很好的岗哥,在私下,他一脸真诚的问我,你是想听坦诚的话还是好听的话?!这不废话吗?所以他把听课记录摊开从导入,新知识的讲解,问题的设置,以及学生的互动程度各方面指出了问题,以及优化的方式。我当时是懵的,也极力找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客观原因。我甚至都开始有点自我防御,觉得他课我觉得也一般,干嘛还挑我问题。当然,课堂都不可能完美,但是我们得学会看到,以及让自己明白是可以有更优解的。其实说实话,我用了两三天才消化那些问题,但我去除情绪,反观课堂,确实发现可以有更好的处理方式。而正是这样的反思,这样的指出问题才让我有了更多的角度看待课堂。所以,无痛不成长。我们真的要好好感激那些指出我们问题的人。毕竟这样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但是今天我评小张的课似乎过于严厉了点。毕竟是初生牛犊,而且整体来说他已经表现好太多了。就比如第一次让他上课,第一节在380稍微有点放不开,调试了下,第二节在375就明显好太多。这让人很惊喜,觉得果真年轻人一点就通,学习能力强。后面的几次课也相对比较平稳。但是今天在374上课的时候,是因为是政治班要求更高点还是什么,我感觉没有达到我预期。上课的目的无非两个,有趣和有用。或者说是,一堂课的效果跟老师的状态,学生的状态和知识的难度是相关的。374这段时间都很不在状态,但是整体上下来,稍微有点雁过无痕的感觉,学生有点跟不上,反应不过来,参与度也不高。到后半段有些学生已经只是单纯的根据板书,结合课本和ppt自己抄笔记了。
其实该上得内容已经完成,我只要感谢他帮忙上课的,而且其实大可就这样过了就算了的。可是我还是没忍住直言不讳的告诉他存在的问题。一、课堂的把控:首先需要语言的节奏感,阴阳顿挫带有情绪的感染学生,其次,走下讲台(他做到了),但是过于随性的散步式的走动,让整个课堂感觉松散而没有力量感;二、学生的参与度。讲课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兴趣,打到他们的痒点和痛点,才能真正点亮启发学生。教师只是一个引导作用,更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问,停顿,等待学生思维跟上,让他们来答就显得很关键。关于这点我就很佩服季老师,高中难得难的物理课都可以让学生热热闹闹的积极回答问题。话跟上,思维才能慢慢跟上。三、问题的设置,指向要明确,要问具体。我们现在的学生没有思维能力,太开放的问题,他们答不出来。
上课有时候就像自己哼歌,自己觉得节奏清晰,但是别人听着总是杂乱无章。所以如何有节奏的,掷地有声的把知识和观点展示,这是需要不断优化和修炼的。我自知自己还有很多需要修缮的地方,但是指出问题只是希望对方更好的成长,不知能否接收到这份善意,或者应该对小幼苗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扬,才能更好的茁壮成长吧。
不管不论如何,敬我们都走在成长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