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师是伟大的艺术家

我不是一个喜欢英语的孩子。从小就不是。

三年级起开始学英语,一直到高考结束,英语始终是我难以战胜的敌人。漫漫词汇,像无边无际的海洋,真正理解到什么是学海无涯;匆匆语法,若广袤无垠的沙漠,真正体验到什么是寸步难行。为了背单词我“悬梁刺股”,熬个通宵;为了写作文我不论寒冬酷暑,都要去辅导班。我不懂我为啥要学这晦涩的“别人的语言”,不明白这除了考试外到底还有什么用。没有人告诉我。老师们只会告诉我背过多少词汇掌握多少语法。所以我并不喜欢英语。

本以为高考完就可以脱离“苦海”,没想到大学里还要学英语,不仅要学英语,还要学“教英语”,看到课程表我是unbelievable,认为我肯定要死在这门课上了,心如死灰。那时候怎么也想不到,真正unbelievable的远不止于此……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带给我的、庞老师带给我的是从来没有过的体验----英语还能这样教?这也就是我所理解的----我们接受师范教育的目的是成长为一个学高身正的灵魂工程师,而不是变成传习句读之机器。学为人师,当继往以传道授业;行为世范,应开来而立德树人。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的一种教学艺术”。在初入《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半年时间里,我就初步体会到其言之有理。每个教师都是艺术家,在不同领域塑造着不同特点的学生。我也深深陶醉在教育这一浓浓的艺术氛围中,成为幸福的探索者之一。犹记庞老师教给我们的一个个有趣的小游戏,真的能够在快乐中学习英语;回忆庞老师给我们看的一位位名师的课堂,让我们在钦佩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迅速提升自己。

老师们都会说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是课堂中活力最充分的体现。那如何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学会了。

名师们想方设法组织好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调动学生积极探求、思考的欲望,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记得著名的外语专家章兼中教授曾经说过:“任何一种语言都离不开它当时的情景和实践的基础,否则它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英语作为我国的第二语言,由于它缺乏语言独有的情景和实践的基础,变得枯燥乏味,学习起来困难重重,如果不能做到情景教学就会跟我一样难于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那如何巧设一个引人入胜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曾经困扰我十几年的难题就这样解决了。在课上我们知道了小学英语教材基本上是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单词和对话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材。那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如投影仪、实物、挂图、卡片等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有利于语言学习的学习氛围,激发起学生的“兴奋点”。譬如:在教购物时,可以利用实物把讲台布置成一间商店,创设一个买东西的情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买有卖的交流。使学生学习起来加倍亲切,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学生更容易接受。又如在教“Happybirthday!”时,可以假装自己过生日,把教室布置成为一个生日会,并要求学生把预先准备的礼物拿出来。上课时,组织学生为我们唱生日歌、切生日蛋糕、吹蜡烛、送生日礼物并学用英语祝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英语,在实践中运用英语,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习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外国人过生日的气氛,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记忆最深刻的还是庞老师让我们自己准备教授新知识,呈现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这与我们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要知道我们一点经验都没有,开始完全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后来经过小组讨论、教师指导、查阅资料等,比较完美的展现出来的属于我们自己的课堂。我们认为新授课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要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的情况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中国的小学生学习英语由于缺乏语言的学习环境,深受社会文化和母语的影响,再加上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直观记忆力较强的特点,决定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寓于直观,寓于乐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图片、实物、简笔画、动作表情、CD机、录音机、投影机、卡通画等直观手段进行教学,做到音画交融、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欲极性高,注意力集中,这样可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景界。

  是庞老师和一位位名师们让我们明白,在21世纪的今天,基础教育正在进行一次大革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满堂灌”的老教学模式已被时代所淘汰。我们这一批被“满堂灌”的学生要抛弃以前陈腐的教学观念,让学生真正当家作主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精讲多练,同时还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学生的情绪一旦低落、产生疲劳时,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是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观察学生情绪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形式,以新的教学形式给予学生新的吸引,引发起学生新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是天真、好奇、好胜的,我们可以安排一些如:抢答竞赛,找朋友,抢红旗,看谁听得准、说得快、写得好等刺激性较强的游戏,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掌声”、“加油声”,为整个课堂凑响一首“欢乐之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知识,调动起课堂学习的气氛,同时也将整个教学过程推向高潮。

时代变了,我也应该爱上这种英语了。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把学生从“课桌”上解放出来,大胆让学生动起来,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通过让学生站起来做一做,摸一摸,仿一仿,说一说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英语,感受学习的乐趣;通过几个人一小组议一议,演一演,练一练,画一画等从不同的角度锻炼学生多方面的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紧扣教材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觉、自主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学得有兴趣的方法,则是教学英语的最好方法。我们都将是英语教学领域,不,是整个教育界一位成功的“艺术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