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第43篇-痹论篇(1)

本篇系统讲解了痹证的病因、病机、症状、分类、治法以及预后等问题,是论述痹证的专篇,故篇名曰“痹论”。

痹病产生的原因

黄帝问:痹病是怎么产生的?

岐伯回答说:风、寒、湿三气侵袭人体,杂合伤人,导致人患痹病。其中风邪偏重的叫行痹,寒邪偏重的叫痛痹,湿邪偏重的叫著痹。

行痹, 痛痹, 著痹是依据风、寒、湿邪气来划分的,风善变,所以痹症在全身游走不定,称为行痹;寒会弯曲经脉,引发剧烈疼痛,所以称为痛痹;湿性沉重,引起疼痛的同时会有下坠感,所以叫著痹。

痹病的五大的分类

黄帝问:痹病有哪五种类型?

岐伯回答说:人在冬天患的痹病为骨痹,在春天患的痹病为筋痹,在夏天患的痹病为脉痹,在长夏时节患的痹病为肌痹,在秋天患的痹病为皮痹。

行痹,痛痹,著痹是以邪气多寡来划分,这里的分类则是以五脏当令的季节来划分,我们人体五脏要和天地之气相契合,比如肝和春季契合,在契合的过程中,该脏功能会加强,同时会暴露自己,这就好比射击游戏,在开火的同时自己也有被秒的危险。所以在某脏当令的季节,也最容易受到外邪的入侵。而五脏和筋、脉、肉、皮、骨是相合的,所以分为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

痹病为什么会侵入五脏

黄帝问:痹病的病邪会侵入人体内部累及五脏六腑,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回答说:五脏与筋、脉、肉、皮、骨是内外相应的。病邪在体表上久留不去,就会侵入它所对应的内脏。因此若骨痹未愈,又感受了邪气,就会内舍于肾;筋痹未愈,又感受了邪气,就会内舍于肝;脉痹未愈,又感受了邪气,就会内舍于心;肌痹未愈,又感受了邪气,就会内舍于脾;皮痹未愈,又感受了邪气,就会内舍于肺。总而言之,这些痹症是由各脏在其所主季节里重复感受风、寒、湿三气所导致的。

病邪如果滞留人体时间过长,就会使滞留的部位发生永久性病变,比如风湿性关节炎(著痹),得病时间过长,会导致关节永久性变形。不过有一个前提,就是在疾病还未愈合的情况下,又感染了邪气,这一点是关键,也就告诉我们得了病必须修养,千万不要劳作!!!女人为什么生完孩子要坐月子,也是这个原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章要点】 一、论述了风寒湿三邪杂合伤人是痹病的主要成因。由于感受风寒湿三邪的轻重有别,以及邪气侵犯的部位和体质...
    钱江潮369阅读 1,806评论 0 1
  •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帝曰...
    雅迪希阅读 961评论 0 20
  • 1. 人者,天地之镇也。(灵枢•玉版) 自然界中最珍贵的便是人。 2. 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生气通天论) 自...
    许木安阅读 4,516评论 0 1
  • 【原文】黄帝问曰:痹之安生? 【翻译】黄帝问道:痹病是怎样产生的? 【原文】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荆建梅阅读 327评论 0 0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4,961评论 0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