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喜欢与同学小打小闹,本以为就是这个孩子手贱,爱动手动脚的,其实不然,这个孩子是个问题儿童。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不加以干预和辅导,后果不堪设想。一个三年级的男孩总喜欢去招惹同学,即使家长教育他,签保证条约,甚至于打他,都无济于事。他竟然还打骂老师,这还得了,他小小年纪,简直太暴力了。
心理老师先让孩子画一张有房子、树和人的图画,通过房、树、人投射心理知识来解读这幅画,观察出这个男孩的几个问题:1.笔端用力,将树干涂抹浓黑,说明他的行为控制力差、易冲动。2.冒着浓烟的烟囱,说明他内心积压很多愤懑,需要一个出气筒。3.树上有疤,说明他的心灵曾经遭受创伤。把人的头发画得竖起来,没有耳朵,说明攻击性强,心理逆反。4.太阳意味着他需要温暖、关爱,可能更需要爸爸的爱。心理老师通过和他聊天得出这个男孩的问题所在,从家庭关系、个人性格方面找到了攻击性行为的发源之处。在家常受父母打骂训斥,缺少温暖关怀;在校屡遭轻视,甚至歧视。为了获取暂时的心理平衡,他敌视一切,并以侵犯行为来获得宣泄,寻求自尊、自信。一个小小的攻击性行为背后竟然隐藏着这么大的问题,看来以后这样的行为确实不容小觑了。接下来心理老师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做了辅导,引导他调整育儿观,拒绝家庭暴力,使亲子关系更加和谐,建设一个平等、关爱的家庭环境。
最重要的还是家庭的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言传身教,耳濡目染,都是在说家长的身教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像这样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问题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对于他的问题行为的矫治当然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必须以“大目标、小步子”为原则,采取渐进的方式,促使问题行为不断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