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睡前,和老婆躺床上聊天。说她好友的小姑子受骗了,这几天全家都很崩溃,茶饭不思。到底算不算受骗,就看当事人有没有主观故意了。事情是这样的:该小姑子夫妇都是体制内的公职人员,一辈子安分守纪,省吃俭用有了80万存款,儿子正在上高中,夫妻俩不确定以后孩子会在成都还是重庆发展,于是就没有买房投资,想着等孩子求学的事儿定了,再下叉。期间,家里有个亲戚在北方做工程,好像做得挺大,亲戚了解到夫妻二人有这笔闲钱,就主动提出要高息借款,承诺一年给16万的利息。对工薪待遇的夫妻俩而言,收益是相当有诱惑的,但现实上当受骗的很多,夫妻俩还是有顾虑。商量过后,本着相信亲戚,也为了稳妥,夫妻俩去了一趟北方,考察了亲戚的在建工程,回来后就甘心情愿的把钱转给了亲戚。第一年,夫妻如愿收到了16万元利息,高兴之余就更加深信不疑,想着亲戚带来一个好门路,钱生钱才是最赚钱的。
这几年,大环境不好,经商赔本的多。从第二年起,夫妻俩的投资再没有收到回报,多次问询,亲戚叫先等等,他们也能理解,而且亲戚一场,也不好遇到困难就撕破脸。但后来,夫妻俩就越来越没底,越来越焦虑,他们怕的不是赚不到约定的收益,而是本金要是还不回来该怎么办,那是夫妻的血汗钱,是给孩子买房存的首付。最后终于崩不住了,夫妻俩上门去催要,堵亲戚家门,好话说尽,委屈诉尽,但就是拿不回钱,亲戚认账,但说他现在无能为力。夫妻俩怀疑亲戚一开始就在骗他们,于是亲戚也不再成其为亲戚,双方真要到破口大骂、大打出手的地步,目前依旧在惶惶不可终日中僵持,夫妻俩一天的精力就耗在这上面,再也没有笑容,长吁短叹、相互责怪,想起这么多钱要是损失了可怎么办,死的心都有。
这样的事情可能无时无刻不在上演,我们也无法评判这里是否有欺骗,但身边看到的、听到的例子够多了,一切皆有可能。讲完这事儿,老婆提到一个道理,她说,个人要有合理的生活观,面对生活要更加坦然、豁达一些,一味的省吃俭用,压抑对舒适生活的向往,期待晚年会更好,往往你花一辈子辛苦存下的老本,有可能命运会让你在一瞬间失去,就像受骗啦,生了一场大病呀,总之让你物质的寄托顿失,像宿命因果一样,你再一次成为赤条条的自己,而此时,你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激情和好身体,然后你就再也无法安心生活了,会一下子被生活击垮,铸就彻底失败的人生。